張曦
摘要:《高校體育教學大綱》中已經給明確規定高校體育教學中向學生滲透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體育的學習和鍛煉,對其他學科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更多的是通過學習體育這一學科,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文化素質和道德品質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終身體育的重要性,然后從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為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終身體育;高校體育;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仍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還存在著重視知識性的學習,忽略了在教學中把德智體素質和文化素養等滲透給學生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和普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已經開始逐漸重視學生素質的滲透和培養,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進和創新,為高校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素質全面發展提供良好基礎,由此,對高校體育課堂滲透德智體全方面素質培養進行分析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體育課程在發展的歷程中,經歷了很多變化,從古至今,有很長一段期間內,高校體育教學只是停留在知識性的教學上,體育教學中除了讀書和寫字,涉及到其他素質培養的教學內容少之甚少。高校體育的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跑步和鍛煉學生身體,學生的體育體能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的學習,從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就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滲透新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同時,更要積極引進先進教學技術,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的互動學習,學生只有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地分析和理解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尤其是高校體育教材自身就會涉及很多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內容,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材料保證。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體育課的教學主要內容是:集體觀念的培養、家庭責任觀念、感恩觀念以及道德觀念的提升,從這一點來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這些教學的內容逐漸向學生滲透,這也是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而且,眾所周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背誦,而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把課本的知識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再結合高校階段學生自身特點,從點滴做起,循序漸進地進行課程和素質教育。
其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高校體育教材中的素質教育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在生活當中,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逐步改進和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的學習現狀,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地去學習,從而也脫離了完全知識性的學習。
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
(一)傳統觀念深刻
從古至今,我國采取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應試,傳統教學觀念對教師的教學已經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即使是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和思想觀念都是難以改變的,仍普遍存在著看重理論知識學習,忽視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學中,更加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滲透較少,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和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應試上,過于注重應試教育。
在終身體育視域下,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傳統觀念阻礙著體育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所以在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前提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改變傳統觀念,這也是當前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傳統觀念已經不能順應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
(二)注重形式感
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增加到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中,但是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比較傾向于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觀念也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產生一定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學生在學習素質教育知識時,把內容抄寫下來或者背下來,這樣的形式感,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誤區,就是這樣的素質教育內容不重要,從而很難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也違背了教育的最終目標。
其實,在高校體育教材中,對于學生終身素質教育培養的內容是普遍存在的,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育實踐中,對學生終身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對學生終身素質教育只是表面的形式而己,在教學中也并未作為重點內容進行教學或考核,這種形式也會影響學生內心對自身素質培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制約了在終身體育視域下對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進程,與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也不相符合,影響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教材作用難以發揮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當前的體育教材中已經有了素質教育的基礎內容,但是仍有一些教師對體育教育改革認識不足,認為素質教育應該是思想品德課上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對素質教育的滲透就少了很多。這就導致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上,對素質教育的滲透只是一帶而過,高校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就難以實施,體育教材的價值就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教育改革的方法
(一)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對學生的指導和引領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關鍵人物,現在小初中體育的教學中,德智體素質要求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的具有較強的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就要保證自己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順應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質,為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做出表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自我修養的同時,更要把系統的綜合素質的素質教育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逐漸受到熏陶和影響,從體育的學習中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學生思想品質的全面發展。
(二)正確利用教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已經推進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逐漸改進和完善,教師要正確利用教材的同時,也要積極引進先進教學技術和設備,把高校體育教材上的素質教育內容生動形象的傳播給學生。首先教師要對體育教材進行深度的研讀,把其中的素質教育內容挖掘出來,在教學中把素質教育內容制作成幻燈片,在講解的過程中播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素質教育知識的重要性。
如,在講解高校體育課時,教師用幻燈片播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內容,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效滲透素質教育,從而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素質教育。
由此,為了更好地順應終身體育視域的大背景,教師不能再一味依靠自身的專業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而是要積極引進先進教學技術,把高校體育課程的內容轉化到幻燈片中,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知識點,用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如此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也能夠有效地提高本節體育課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下學習,更深入地理解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通過課堂互動,滲透素質教育
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對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體育教學中,不僅是對學生的身體進行指導性鍛煉,更重要的是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有利于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在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真正參與進來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教師在高校體育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對學生學習的態度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互動,在互動中學習,很好的接受素質教育知識,同時,也順應了當前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升我國綜合實力。
如,在高校體育的講解中,讓學生把本節課的主要素質教育內容轉化為自己的修養,教師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進行討論:說出生活中的一些與素質教育相關的事例,以及彼此之間的誠信故事,整節課以學生的互動討論為主,學生討論完,分別派出代表進行發言,其他人進行補充,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本節體育課的學習內容,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以后生活中的為人處世做出深刻的思考。
四、結語
由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文化素質培養的關鍵課程之一就是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始終伴隨,所以教師在每一堂體育教學中,都要一點點的滲透素質教育。但是在這一實踐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滲透素質教育也要遵循學生的發展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不僅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之上,更要考慮高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文軍.終身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的探索與研究[J].才智,2018(28):153.
[2]曾偉.終身體育視域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07):40-41.
[3]金鳳延.終身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