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不斷加速,如今整個社會正處于轉型發展的全新時期,在這一進程中,專業人才的缺失,已經發展成為制約社會工作實施效率的重要障礙。結合傳統的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看,融入我國社會需要,突破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活動的傳統局限,就成為該人才培養活動的發展趨勢及重點。本文擬從我國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本土化模式的具體背景分析入手,著重探究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中本土化模式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本土化模式;解決對策
在社會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加快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就至關重要。在這一進程中,既包含了中西方社會工作模式之間的對比與互動,同時也追求專業化、職業化的社會工作隊伍建設,尤其是探究社會工作人才與公共服務活動相融合的體系,這也成為社會工作創新的焦點與核心。
一、我國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本土化模式的具體背景
(一)社工人才培養體系本土化的內涵
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活動的本土化,源自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其具體指的是西方社工模式融入中國之后,為了有效適應中國適合基本情況而發揮自身功能的一系列過程。社會工作源自西方,本土化的過程,不僅是西方社工的理念與體系適應我國國情發揮價值的過程,同時更是我國社會工作經驗不斷成熟,直至專業化的發展歷程,因此,本土化這一過程,正是社會工作在我國文化成熟發展與全面應用的重要過程。社工人才培養體系本土化的過程,就是為了適應這一過程來培養專業化人才的過程。
(二)社工人才培養體系的現狀困境分析
在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社會交流程度不斷深化,我國社會工作機制實現了跨越性發展,整個管理機制也更加完善。但是,從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看,其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
其一,社會工作體制不完善,影響人才培養活動的職業化與專業性。客觀的看,社會工作是從“慈善工作”逐漸轉化而來的活動,其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等等有著較高要求。從我國現狀看,多數社工人員均為“退休人員”,缺乏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同時,整個國家尚未形成尊重社會工作的風氣與氛圍,缺乏社工人才職業成長的良好氛圍。此外,我國尚未形成完善而系統化的社工體制,從業人員待遇相對較差,社會認可程度不高,這就影響了社工人才的職業化成長。
其二,政府力量與社工力量協調不足。就我國社工事業發展現狀看,其任何一項舉措的實施與推進,都是政府力量集中推動下的結果,這就使得社工力量存在天然性不足,甚至影響了社工人才的多元化培養。社會工作應該是一項由政府引導的社會性活動,政府更多發揮的職能是一種服務或者扶持職能,通過為社會工作開展搭建良好的平臺與空間,從而深化人才培養機制。
二、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中本土化模式的應用對策
社工人才培養活動,本土化的過程,既是對我國制度與文化相適應的過程,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過程。
(一)立足社會需要一搭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本土化平臺
人才培養與成長,需要有良好的平臺與空間,這是基礎,也是關鍵。實踐證明,想要實現人才培養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具備人才發揮自身智慧、實現技能成長的空間。其一,通過積極組織一系列與國際優秀社工組織的交流、溝通活動,從而強化經驗交流。特別要注重經驗與理念上的吸取與積極借鑒。其二,要注重做好奉獻精神、人道主義等多種理念的廣泛普及與教育。其三,要注重完善福利待遇,為社工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結合上海市的人才培養經驗看,其在培訓活動的“正規化”與“組織文化”兩個角度有著積極探索的經驗,特別是在人才培養的規范化方面,探索出了符合上海特色的人才培養機制。
(二)擺正政府地位——提供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充實力量
政府作為社會活動的組織者,其應該成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引導者”或“服務者”,不能過多干涉人才培養活動。其一,要結合大量本土化實踐調研活動,積極邀請各個學科專家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本地區實情的服務標準。其二,要注重合理分配政府、社工組織、大眾之間的責任體系。以深圳社工經驗為例,其通過采取崗位設置、項目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多種方式,將部分政府職能與崗位“升級”、“轉化”為具體的社工崗位,并且由專業社工機構來組織管理人員。
三、結語
社會工作是一種外來現象,隨著我國公共服務機制不斷完善,對社會工作進行吸收與融合,乃至消化等等,就成為新的時代命題。在這一進程中,要注重結合我國本土實際,進行“本土化”融合。同時,就我國社工人才體系實際看,由于大眾認可度不高、接受能力較差,加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之間的協調失衡等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了社工人才的培養效果,當然,也限制了社會工作活動的實施效果。因此,立足我國實際,加快本土化人才培養進程,就發展成為當前該活動實施的重點與關鍵。
參考文獻:
[1]曲紅.談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J].才智,2017(09):131-132.
[2]謝建社,李志標.新時代青年社會工作人才機制創新研究[J].青年探索,2018(07):128-129.
[3]劉梟,賀彩霞.本土化的醫務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社會工作,2018(10):124-125.
課題來源:2013年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社會管理創新下社區社會工作人才建設研究——基于重慶的實證研究”(2013QNSH21)
作者簡介:陳仙歌(1980-)女,碩士,瑚北潛江人,現為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和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