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國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隨著我國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要進行創新,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在當前階段,人力資源管理不僅要提升管理水平,更需要匹配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計劃。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了極大的動力,也為企業帶來了強勁的挑戰。企業必須調整自身以抓住機遇,其中,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必須要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保障企業長久的健康的發展。
一、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一)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
市場的開放性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各個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技術的進步又將競爭的重點轉移到人才競爭上來。因此,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效率成為企業開展市場競爭的制勝一招,通過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可以使企業制度更加完善,從企業管理的總體來看,人力資源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會為企業提高競爭力,提供很好的人才培養通道。
(二)提高企業市場竟爭力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和網絡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且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競爭逐步轉化為人才競爭,尤其是核心人才,代表了企業的競爭力。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打贏人才競爭的必經之路,也是必然要求。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其以主動性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為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貢獻力量,使企業在市場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擁有強勁的競爭籌碼。
二、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
(一)系統問題
在當前階段,大部分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開始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并且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大部分企業已結合自身情況建立起人力資源體系。然而在具體實踐當中,各大企業的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對工作的認知偏差,以及由此所導致的人力資源規劃不合理問題,缺乏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的目光,無法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戰略問題
在實際中的企業管理過程當中,很多企業沒有將人力資源管理真正置于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很多高層管理人員并沒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較高,而大部分的崗位沒有找到合適的管理者。因此,在大部分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還沒有體現出應有的作用。
三、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完善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作為當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關系到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力。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應當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構建起完善的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實現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原則不僅體現在和諧、溫暖的工作氛圍,也體現在人性化的管理體系上。一方面,要構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有效縮短權力距離,營造出柔性化的學習氛圍,使組織整體的靈活性提高,便于應對市場變化。與此同時,輔之以剛性的管理制度,借助硬性手段引導約束工作人員,保障日常工作流程順暢。另一方面,管理人員要有意識地開展柔性化管理,著重體現對員工的尊重,保護員工的創新意識,激發其自覺態度。通過精神和信念方面的引導,團結全體工作人員的意志,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具有高彈性的管理方式。海爾集團在這一點做的比較成功,其總裁張瑞敏便認為,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智力,比智力更重要的是素質,而比素質更重要的則是覺悟,員工覺悟的提高必然是需要“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以人為本的觀念要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培養專業的管理人員,為實現人力資源的創新發展奠定專業基礎;其次,企業內部的員工培訓要具備針對性和實效性,所培訓的內容和主題要貼合且實際需求,通過對人才的培訓,實現企業經濟的效益提升;最后,企業要將員工作為企業的主體,充分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利用一切條件提高員工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回報,激發員工發揮最大價值,幫助企業快速發展。
(二)創新人才激勵制度,激發工作積極性
科學的激勵制度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的效率,有效的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在新經濟時代下,為了順應市場發展趨勢,企業應當更注重創新人才激勵制度,以發揮激勵作用,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具體來看,有以下激勵措施。第一,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在成本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對員工盡量采用正向的激勵方法。第二,采用培訓激勵和崗位激勵等多種方式,根據員工需求層次,使員工獲得成就感,為員工素質的提升和積極性的提高做鋪墊。第三,企業還可以采取股權激勵法,通過對員工的崗位以及實際貢獻進行實際考察,合理配置股票數量,以增強員工的主體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將員工的薪酬和績效與企業發展目標相掛鉤,使員工以主人翁的意識為企業發展進言獻策,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創新培訓機制,提高人才專業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中要重視創新培訓機制。首先要明確培訓的重要意義,是為了實現員工個人價值的提升,進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實現雙方、甚至是包含社會效益的三方共贏。其次,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具體計劃設置培訓內容。內容的設置需要講求實效性,不僅要包含理論,更要涉及具體的技能操作,以提高培訓效果。并且要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企業的發展階段,實現培訓內容和培訓目標的動態調整,促進人才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最后,要在長期規劃中引入信息系統的建設,從招聘環節起,借助互聯網搜索、吸引更大范圍的人才,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內部人力系統的工作效率,并通過培訓,在全公司推廣。不僅如此,還可以將培訓和信息技術實現更高程度的融合,通過遠程教學、資源庫共享等方式,提高培訓的靈活性和覆蓋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時代給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挑戰。面對人才的激烈競爭局面,企業應當加快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進程,順應經濟的發展趨勢,給企業發展匹配相適應的人才,幫助企業創造更大價值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曉輝.新經濟時代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2(16):94.
[2]康聰.試述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7):236-237.
[3]閆曉磊.新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問題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Nb.549(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