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摘要: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建設關系到每一位學生的習慣養成與成長成材,是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的重難點,也是高校教育切實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剖析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建設的內涵和功用,進而厘清當前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能夠有效促進高校寢室文化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功用;策略
一、高職院校寢室文化的內涵
寢室文化是一個涵義豐富且較為特殊的復合性概念,基于分析角度的不同,它既有“文化”的涵義,又涉及到“校園文化”的核心要義,致使不同學者對寢室文化的涵義有著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因此,盡管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建設逐年被教育部門所重視,但關于什么是高校寢室文化,如何打造高校寢室文化,寢室文化建設的功用和對策,卻還是見仁見智。
通過對已有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內涵相關文獻的梳理與總結,本文認為,高職院校寢室文化主要涉及三方面的核心要素:
1.物質文化方面,可以說物質文化作為寢室文化的載體,其包括寢室里的基礎設施、總體布局、清潔衛生情況、周邊環境,及寢室內所擺放與布置的各類衣柜家具物品、日常生活用品、常用床上用品等。此類物質文化并非以單一的實體形式所存在,它所體現的是一種具有個別差異的審美意向,是高校寢室其它方面核心要素文化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基礎,也是高校寢室文化的外在標識。
2.制度文化方面,作為整個高校寢室文化的監督約束機制,指的是寢室成員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室友關系,以及維系促進這些室友關系的規則體系,它包含了高校寢室里的各類校園規章管理制度、條例、實施細則、獎懲辦法等。此外,它以強制和非強制措施的形式,維系并且促進了寢室文化價值的認同感,還約束并管理者室友之間的心理意識與行為準則。
3.精神文化方面,所指的是高校師生在寢室管理中所體現的精神面貌和意識形態,是在寢室管理以及文明寢室建設實踐中逐步成長與發展得出的,其存在形式是廣大師生所能接受的群體精神,它包括了思維方式、認知行為、價值理念和心理狀態等。精神文化要素指的是三種核心要義,指學生對校園文化和寢室文化的認知情感,指學生對寢室學習生活是否關心、熱愛,是否具有集體責任感價值理念,指學生的價值取向理想觀念,指學生對寢室集體發展與完善所表達的期望與訴求。
二、高職院校寢室文化的功用
高職院校寢室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它是著力于學生寢室的角度闡釋校園文化,因此,它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圍、精神面貌和核心功用。我們必須注意到,文化所具有的是雙向功能,既具有正面育人功用,不合理的寢室文化也具有負面功用,本文主要闡釋正面育人功用。
(一)熏陶功用
高等教育的實質是傳播文化知識,使得學生通過對文化知識、價值理念的不斷攝取與認識,逐步成長成材,學會做人做事。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學校寢室文化建設的教育功用不可或缺。干凈、整潔的學生寢室環境,會使得大家心情偷悅,快樂生活;室友之間坦誠相待,融洽生活,會使得大家極具歸宿感與依賴感;可以說,優越的寢室氛圍加之多彩的寢室活動,可以使得學生享受其中,耳濡目染,在熏陶中潛移默化提升個人文化素質,從而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二)引導功用
學生寢室作為一個開放的場所,各類思想、觀念、行為等,都匯聚于此。而寢室文化建設以特殊的載體形式呈現,使得它與校園管理一樣,有著對學生行為引導功用,也就是引導大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也可以說寢室文化就像是無形紐帶,將寢室成員緊緊相連,深刻的影響著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品行以及生活方式。
(三)凝聚功用
高校寢室文化作為一種共向價值理念,它使得生活在特定生活環境的同學有著相似的思維方式、追求目標和行為習慣,而觀念和行為的認同能夠有效的激發出室友們對集體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從而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大家圍繞著寢室所制定的共同目標而奮斗。也就是說合理引導寢室文化,會讓大家擁有積極、向上、健康的氛圍,促進推動學生工作,美化學生校園生活。
(四)心理調適功用
對比校園、課堂等其他文化載體,寢室氛圍比較寬松、自由。而我們的校園寢室文化通過營造相對積極向上的各類活動,可以使得同學們再枯燥、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得以宜泄與調節。大家也可以在這種健康的、融洽的寢室氛圍中,消除不良情緒,讓身心得以凈化,也能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高校寢室文化建設的思考與策略
(一)營造溫馨和諧、干凈整潔的寢室氛圍
作為一名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寢室作為生活的第一場所,其干凈、整潔程度是對其生活習慣的直觀反映。而在高職院校,寢室清潔衛生狀況更是學生管理的關鍵要素,除了制定嚴厲的寢室衛生檢查以及獎懲制度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開展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寢室文化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達到優化寢室環境的最終目的。
(二)構建良好的寢室人際關系,排查心理問題
寢室生活作為校園生活的主戰場,可以說不可或缺,而在校的大學生是生活習慣、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如何培養及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近年以來,因寢室室友矛盾、心理問題所引發的校園突發事件時常可見。這一系列問題就要求參與學生工作管理的老師們需要積極發揮作用,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排查問題寢室、問題學生,第一時間與學生溝通交流,充分借助心理咨詢老師的咨詢與輔導,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并陪伴心理問題學生走出困境。
(三)創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在校大學生的第一任務是學習,淵博的學問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是以后走上社會的基本保障。當前,部分大學生存在著“及格就行”的心理暗示,這種消極的、怠慢的負面情緒,直接影響著整體學習氛圍,加之媒體及社會的負面沖擊,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校期間靜不下心來學習,不務正業。因此,學校一定要借助打造良好的寢室學習氛圍這一優勢平臺,為學生創造溫馨的、有秩序的寢室環境,讓學生之間樹立標兵作用,讓優秀學生帶動消極學生,逐漸培養熱愛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