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
一、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社會屬性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生活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其次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其中社會責任,主要是個體處理與他人(家庭)、集體、社會、自然關系等方面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并且重點提到了合作擔當,要求培育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二、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單元教學內容缺失
教學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體育教學的定位、體育教學的開展、體育教學的評價等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建國以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也逐漸豐富和科學,研究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發現,傳統的教學項目一直保留至今并仍是體育教學的重點,比如籃球、足球、田徑、武術等等,縱觀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具有以傳統為主、以教師選擇為主的特點,教學內容的創新程度不夠,教學內容隨著教育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程度不夠,一線教師基本都有運動技能作為教學主要目標,針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合作性項目較少,不能夠滿足當代小學生對社會適應能力的需求。
三、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單元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
(一)傳統體育項目的優勝劣汰
正確面對與選擇傳統項目做為教學內容,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是必要的。這里把傳統項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球類項目,另一類為田徑類項目,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對這兩類教學內容需謹慎對待合理選擇。田徑類內容多為個人競技項目,在練習與運用過程中很難體現出團隊協作的過程。而相反球類項目的學習最終目的為參與球類游戲或比賽,主要表現為團隊協作取勝的過程。并且如果我們可以把一些田徑項目合理運用,同樣可以達到團隊協作的效果,比如“接力跑”。相反的,球類項目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是田徑類項目無法比及的。這里的問題主要在于,大部分一線教師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球類運動中某一項單一的技能教學中,很少給予實踐運用機會或者是很少能夠滿足課堂中大量的團隊協作游戲或比賽平臺。
(二)合作性教材單元教學的重新編排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維持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我們需要突破,打破常規的教材為單元的主線。協作能力的提升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促使學生協作能力提升效果的最大化,我們需要提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提升過程。除了發揮一些傳統項目的優勢,我們有必要將合作性項目和內容進行重組或創編,使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發揮其最大功效。
四、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單元設計的策略
(一)根據團隊協作能力發展過程(主題)制定教學內容,創設合作情境
明確團隊協作能力的要素與發展過程:觀察與思考——傾聽與表達——分工與承擔——理解與包容——創新與完善
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必然是一個長期的不斷重復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團隊協作能力初期是團隊中個體能力的增長。個體能夠在團隊中表現出自主的觀察與思考能力是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基礎。在個體達成這個基礎能力之后,個體與個體之間開始有對觀察和思考之后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個體的傾聽與表達能力開始提升。當團隊中的個體之間開始擁有足夠的傾聽與表達,團隊協作的前期保障也隨之形成。他們逐漸進入分工與承擔的階段,也就是個體在團隊中的角色擔當,需要個體發揮自身的才能做好團隊中的這個角色。個體能夠很好的去承擔這個角色的職責時,那么團隊協作的雛形也就隨之形成,它是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關鍵。個體在團隊協作中表現出來的狀態需要得到其他個體的理解與包容,并通過理解與包容對表現狀態好的個體進行認同與鼓勵,對狀態欠佳的個體進行幫助與補位,團隊協作能力將得到最直接的體現。最后則是整個團隊對個體之間的執行與合作進行進一步的調整與創新,進一步完善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合作協調能力,達到1+1大于2的效果。這是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的延續。明確團隊協作能力的要素與發展過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在特定的某一個情境中重點達到某一種要素,通過長期培養則可提升綜合合作能力。
(二)對教材進行創編與重組體驗合作情境
例:“網式足球”團隊協作游戲單元教學案例(足球、網球、排球教材的重組)(見下表)
(三)根據教材(教學)內容“量身定做”團隊協作情境
“追捕”游戲團隊協作單元教學中的團隊協作所表現出的還只是最表面的團隊協作過程,學生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奔跑能力來為團隊獲勝提供支撐。而更高層次的團隊協作則需要依靠學生某方面的體育技能來作為支撐,比如球類比賽,小組參與球類游戲,在這個小組里面有不同角色分工,同伴之間需要通過不斷的觀察、交流、合作、分擔、完善的過程來取得勝利。因為球類比賽本身就是一項高要求的合作過程。但是球類比賽不但需要學生具有團隊協作的意識層面的能力,還需要借助學生一定的球類基礎。那么這里很多人就會走進誤區,認為當學生不具備該項技能的時候他可能就無法完成團隊協作的過程,其實未必,我們可以通過對教材的簡化或重組,進行有針對性的合作能力的培養,即使學生不具備足夠的運動技能也能體驗或提升團隊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