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王富豪 雷雨舟 王佑國 唐琳
摘要:大學校內的體育活動,往往需要有商業的贊助才能更好的運營;活動在組織時需要由商家,學生團體,校內行政人員共同完成。活動的開展有它先天的優勢也有其必然的弱勢,組織活動優勢和弱勢相對應存在,機遇和挑戰并存。本文將通過swot分析,得出一些如何才能更好運營活動的建議。
關鍵詞:校內商業化體育活動;swot分析;商業化運營
一、引言
本文將在商業化體育活動在高校中的開展和組織方面的難點進行分析,總結在高校中商業化體育活動開展的可能性與實施的難點。為大學中組織商業化體育活動的同學,老師,商家提供實踐思路,并為下一文《商業化體育賽事對大學生的影響調查》作鋪墊。
二、調查問卷發放情況及結果
本次問卷發放270余份,學生填寫者220余人,教師填寫者50人。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通過下文的分析方法得出一些結論。
三、可行性分析(swot法)
(一)優勢(s)
1.環境優勢
高校的附近往往會形成以學生消費習慣為導向的商業群,而商業群內的競爭,需要爭取到學生群體的客流量。這時為了能夠贏得學生群體的青睞,就需要進入學校,參與校內的活動,增加品牌的知名度。這種競爭不但能夠增加活動開展的頻率,還能讓校內體育活動的贊助經費更加充足。
2教師有能力組織商業活動
高校中在職體育教師大多數具有組織體育活動或者在體育活動中擔任裁判的經歷。他們熟悉商業化體育活動的組織方法和流程,能在比賽現場把控情況,降低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二)弱勢(w)
1.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分離
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但校內舉辦的商業化體育活動,都帶有一定的商業化的功利性,與原本的體育思想相悖。
2.校內組織力度不夠
根據統計的結果,校內缺少相關部門,是校內商業化體育活動組織不規范的主要原因。這種部門的缺失有可能會導致在活動的開展中,發生一些對學生及學校具有危害的事情。如商家肆意發布的小廣告,社會人士進入校園帶來的隱患。同時也會對商家產生危害,如:財產的損失等。
3.商家的贊助/回報比低
在2.2.1與2.2.2中提到的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分離,會導致學校缺少相關的部門來幫助商家有效進入學校舉辦活動,商家缺少進入校內贊助的渠道。而進入校園后,校內組織能力不夠,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導致商家贊助校內活動的熱情越來越低。
(三)機遇(o)
1.創業實踐熱
學生團體創業實踐熱一直是大學生校園生活中的一個潮流,而組織商業化體育活動,同樣是一種創業實踐活動。學生團體通過在校內組織商業化體育比賽,獲得經驗的同時,也可獲得一定報酬。
2.校內體育消費帶來的機遇
體育用品的發展和體育活動的開展是相互關聯的。我們發現多數喜歡籃球運動或足球運動男生擁有專業的體育用品且有極大的興趣使用專業的體育用品去參加體育比賽。這種結果讓我們不難推測體育消費會讓學生群體更傾向于參加商業化的體育活動,從而使參加活動的人數增加,得到更好的活動效果。
(四)挑戰(t)
1.活動合理安排是對能力的考驗
在大學校園中,學生群體會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到校內商業化體育活動的組織,但對于沒有相關經驗的學生,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是一項能力上的挑戰。對于不甚了解學生的商家來說,在選擇組織活動的學生人選上,存在不小的難度。
2.贊助規模的擴大化
在實際活動組織的過程中,贊助方往往是正處于發展中的小商家,他們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贊助來支持活動,所以學生需要尋找多方商家共同贊助,這無疑加大了尋求贊助的難度。
3.增加有效贊助的挑戰
商家的贊助,往往是單一方面的,不能滿足活動的需要。這就會出現有贊助的意愿,但無贊助機會的情況。如何減少這種無效贊助,也是極具挑戰性的。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高校內舉辦商業化體育活動,有良好的資源和政策支持。但校內普遍缺少對商業化體育活動的規范,學生缺少參賽的熱情,商家缺少贊助的機會。
經分析總結: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明顯,弱勢可以改變,具有可行性。
(二)建議
在專題分析與問卷調查后,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各高校行政人員和學生組織酌情參考。
1.辯證看待商業化體育活動在校內的活動,利用校內的場地優勢和教師優秀的業務能力,組織更安全,更規范的商業化體育活動。
2.明確規范商業化體育活動進校園的要求與條件,并主動尋求社會名譽良好的商家,獲得體育活動的贊助。
3.利用自媒體宣傳和直播等方式,增強宣傳效果,讓活動獲得更好的效果,也達到贊助方預想效果。
4.組織學生聯合外聯工作部門,增強學生外聯能力,改善與外界聯絡不足的情況。增加商家對可贊助的項目的了解,幫助校內活動獲得更多的贊助機會,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5.“商校”合作中如因贊助不足的問題,可組織多項目多商家參與的體育節形式。在增加體育活動的娛樂性的同時,減輕單一商家贊助的負擔。
參考文獻:
[1]吳金友.六安市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時空,2018 (6):39.
[2]徐毅晨,朱洵韜.我國大學生體育賽事的商業化分析與研究[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5 (1):104-106.
[3]王偉東,馬峰躍,劉夢辰.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調查對策及研究[J].戲劇之家,2018 (5):207.
[4]龔姚.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推廣的可行性分析[J].高教論壇,2017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