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武
摘要:本文針對大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意義進行剖析,通過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將自學融入體育課堂、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提供自我展現機會等培養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大專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大專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大專體育;主體性;教學環境
傳統的大專體育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課程知識,學習積極性較低。通過培養大專學生主體性,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大專學生全方面發展。
一、大專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意義
第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學生成為課程教學主體,在面對教師設置的問題時,需要學生充分激發自身學習潛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有效提高了大專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第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教師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有時會增加一些小游戲來放松學生緊張的情緒。所有小游戲都會有固定規則,需要團隊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提升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二、大專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方法
(一)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多邊活動[1]。傳統大專體育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較差。通過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使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體育課程學習中。例如,某大專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目前遇到的問題提供中肯建議,師生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課程學習。該校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教學熱情,學生在長時間接觸后被教師的熱情感染,更加積極的參與課程學習中。除此之外,該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會對學生行為進行客觀評價,學生出現錯誤操作時,教師除了指出錯誤操作外,沒有過多的批評,給予學生時間去糾正錯誤。并且教師始終以平和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說教,進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二)將自學融入體育課堂
體育課堂中,教師主要負責向學生傳授課程知識、運動技能技巧,目的是學生在熟練掌握相應技術技巧的基礎上,可以對別人進行正確指導,實現終身受益的目標。對此將自學融入體育課堂,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課程實踐能力,加深學習印象。例如,某大專體育教師在教授放松跑技術動作時,首先,教師安排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利用做游戲、慢跑等形式使學生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其次,在完成運動之后,教師組織學生練習途中跑,要求學生以大步跑、慢速跑、中速跑等方式完成跑步練習,讓學生摸索跑步技巧;最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技巧的適當引導,使學生逐漸掌握跑步技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主體性培養需要學生全程參與學習,如果學生參與不全將直接導致學生自主性培養缺失。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使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有效提高課堂學習質量。例如,某中專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前,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了不同類型的課前導語,借助趣味性的課前導語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并且教師也會讓學生自己設置課前導語,對于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學分獎勵,以此鼓勵更多學生參與課程學習。除此之外,該校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注重語言技術,將抽象概念利用簡潔的語言或肢體動作進行表述,使課程知識內容更具直觀性。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一方面,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四)提供自我展現機會
主動學習的動力來自于學生的求知欲。如果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不能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那么學生將失去學習興趣,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隨之降低。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現的機會,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使學生可以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例如,某中專體育教師在完成健美操階段性學習后,教師從網絡上隨機下載樂曲,在課堂上舉辦健美操大賽。該校教師為了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設置了豐厚的獎品,學生根據隨機播發的樂曲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在學生表演結束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點評,指出舞蹈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使學生可以認清自身能力,更加積極的投入后續課程學習中。
三、結論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體育課程學習,將自學融入體育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自我展現機會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在大專體育教學中通過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蘇玉清.淺析大專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7(15):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