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強
摘要:在中國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教育體系不僅重視對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教育,而且注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努力做到陽光體育,戶外體育是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學生才能更高效的學習,做到知識文化與身體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籃球教學是體育課程中重要的科目,一方面強健學生的體魄,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韌性。
關鍵詞:籃球教學;課程游戲
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更新,體育教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籃球課程教學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同時,要順應發(fā)展潮流,增加課堂游戲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讓學生動起來,玩起來,學起來。籃球課堂通過游戲活動活躍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觀念和互助意識。本文將對體育籃球教學中注入游戲的策略進行探討,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籃球課堂游戲教學的益處
(一)強健學生體魄
當代教育制度下,學生每天在教室的學習時間超過7個小時,長時間的坐姿對學生的身體骨骼發(fā)育有著不利的影響。此時,放松心情和放松身體的體育課程活動就顯得額外重要。籃球運動是一項有技巧性,有團隊性的運動項目,它包括持球,運球,傳球,投球等動作訓練,要求學生身體具有一定的協(xié)調(diào)性。在課堂上規(guī)范動作的反復練習中,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還很吃力勞累,尤其是對于不熱愛運動且不經(jīng)常鍛煉的學生來說,其會感覺困難重重。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無法達到鍛煉學生身體,強健學生體魄的目的。而注入游戲環(huán)節(jié)的籃球教學課堂就會大有不同,它不僅能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且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了籃球運動要領,增強了身體素質(zhì),達到了強身健體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
籃球學習不單只是要求某一人的球技要十分一流,它更多的強調(diào)團隊成員間的相互配合。例如團隊中的中鋒位置主要負責搶板得分和籃板防守,大前鋒和小前鋒主要負責搶球進攻,其次是防守,后衛(wèi)主要負責抓住投籃縫隙和加強防守。在比賽中,每一個位置的成員都要反應機敏,配合默契,傳球準確才能在比賽中獲得勝利。然而當代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受家庭環(huán)境和日常習慣的影響,導致學生間合作共贏,互利互助的意識淡薄,做到與同學之間配合默契有著一定的難度。體育課堂上的籃球學習,對于學生間的團結互助,互相配合的意識養(yǎng)成有很大益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價值觀念。
二、籃球課堂注入游戲的措施
(一)根據(jù)年齡層次教學
體育教學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強健學生的體魄。但是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來說,其身體發(fā)育狀況不同,對于運動強度的適應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體育課程上的籃球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開展切實合理的教學計劃,將籃球游戲教學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不同年齡的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認知具有較大差別,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要重視這一問題,適當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比如,低年級學生骨骼發(fā)育較為脆弱,身高不是很高,且對于運動中的安全意識認知薄弱,教師可采取“定點換位間隔傳球”的游戲方式教學。學生站著圍成一個圈,每個人手里拿著一個球,在學生運球的時候,老師隨機喊出開始,學生將手中的球傳遞給旁邊的同學,練習學生對近距離傳球的熟練度。
高年級學生身體發(fā)育成熟,且課堂安全意識較高,可采用“變換位置投籃”的方式教學。比如,讓學生站成一列,老師在籃板下傳球給學生,學生接到球后進行投籃,每完成一列,老師變換一個位置給學生傳球,學生也必須變換一個姿勢投球。多個回合下來,學生便掌握了投球技巧,提升了投球熟練度。對于運動能力弱的女孩子來說,不斷變換位置和變換姿勢的投籃過程過于困難,教師可對女學生降低難度,讓女學生單獨排列一隊,進行定點投籃的訓練。在激勵每位學生都參與游戲的前提下,要結合學生的運動能力,合理安排運動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符合身體狀況下,愉悅健康的學習籃球課程。
(二)游戲互動比賽教學
籃球游戲教學具有趣味性和高效性,能夠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引導學生心理方面健康積極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在籃球教學中注入游戲策略,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學生的身體狀況,還要確保游戲的合理性趣味性和游戲環(huán)節(jié)給教學帶來的效果。所以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籃球游戲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游戲教學后,學生必定學習到了一些籃球運動技巧也增強了熟練度。這時教師可組織一場友誼賽,讓學生自愿參加。在學生比賽過程中,老師可以向學生普及講解籃球比賽場的規(guī)則要求,注意事項和比賽技巧。同時在每場比賽休息時,可以向學生講解扣籃板,陣型排布,搶球空擋等知識要點,并提出比賽時每位同學的操作失誤和表現(xiàn)突出的地方,還可演示學生容易出錯的動作,讓學生了解到錯誤所在。游戲比賽教學讓學生們在極度認真的情形下,學習到了籃球運動知識,實戰(zhàn)式的比賽讓學生對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動作要領掌握更加熟練,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間的合作默契度,開發(fā)了學生比賽中的冷靜思考能力,達到了讓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教學目的。
三、結束語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表示,“要將新時代的體育教師培養(yǎng)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國際視野的體育教育人才,積極響應國家要求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號召”。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以提升,學習能力就會有所增強。隨著教育改革體制的不斷實施,體育教師團體清楚的意識到了科學化教學的重要。通過將游戲模式注入到日常籃球教學中,做到游戲互動于實踐教學的配合,提升學生對于籃球課堂的興趣,養(yǎng)成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提高籃球課堂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讓學生全方面共同發(fā)展的體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榕.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5):205-206.
[2]魯紅.中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0):122-123.
[3]宗樹國.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7(25):69.
[4]安源.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6(09):81-83.
[5]童舟.籃球教學注入游戲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