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昌艷
摘要:本文通過調研和資料收集,總結了都勻市在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自2009年以來,都勻市科技部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建設,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接下來,都勻市將繼續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通過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和推進改革開放等措施,不斷提高實驗區建設的質量,創新實驗區模式,凝練實驗區建設經驗,促進都勻市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現狀;發展方向;都勻市
一、都勻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基本情況
2009年,為實現都勻市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都勻市舉全市之力,積極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于2009年10月獲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為貴州省首批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期限為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實驗區建設指標共35個,涵蓋人口、生態、經濟、社會、科技教育等方面。實驗區建設以來,都勻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協力配合,以全面完成規劃任務和目標的方式于2014年通過國家科技部的驗收。多年來,都勻市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都勻,統籌城鄉發展”這一實驗主題,依靠科技進步和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把都勻建成都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取得明顯成效,有力的促進了都勻市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健康發展。
二、都勻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取得成效
(一)實驗區建設促進農業結構促發展
采取“政府調控手段與市場經營運作相結合、擴大種植面積與加強茶園管護相結合、茶俗茶禮文化的挖掘和城市文化定位相結合”,圍繞優勢產業,按照資源要素聚集的原則,依托品牌優勢,著力建設品牌農業示范園區。
(二)實驗區建設加快企業品牌建設
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幫扶全市企業建立并申報質量管理體系,采用先進國際標準,推進品牌建設,鼓勵企業爭創品牌,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著力打造全市名優產品集群企業。
(三)實驗區建設加快宜居城市形成
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把工作重心放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上來;推廣生態文明理念,通過節能、水和空氣質量、減排、整臟治亂、取締燃煤爐具等,改善整體生態環境,打造宜居城市。
(四)實驗區建設促進民生,社會事業改善
發展經濟與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統籌兼顧,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完善教育布局、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知識產權開發與保護事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衛生醫療服務體系、推進人才市場和文化傳播事業發展、創新社會管理等。
三、都勻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機制
(一)政府引導機制
在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中,都勻市各級政府制定了《都勻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規劃》及《都勻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實施意見及行動方案》等一系列引導、管理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法規和政策。
(二)聯動管理機制
都勻市建立了多級的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管理體系,每個層級由統一的機構具體負責日常事務和協調各部門,實現聯動管理。一是地方政府層面:實驗區所在地的政府負責實驗區的具體領導和組織工作。二是地方科技主管部門層面:實驗區所在地的科技工作管理部門負責協調解決本地實驗區建設中的各項問題。
(三)決策咨詢機制
實驗區建設涉及眾多行業部門,跨多個學科門類,須匯聚、借助專家的智慧,負責頂層設計、戰略咨詢和重點項目論證。與貴州大學法學院、人口研究中心簽訂都勻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項目咨詢服務協議,加強對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發展模式的研究和總結,推廣宣傳先進的工作經驗,擴大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影響,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科技引領機制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通過科學技術推動實驗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一是加大財政對科技的投入,為實驗區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都勻市政府明確規定,財政支出結構應逐步向教育、科技、節能環保、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領域傾斜。二是建立推動科技創新的機制,出臺了《都勻市綠茵湖產業園科技企業(裝備制造業)孵化器建設實施方案》,全方位支持各類科技人員創業。啟動了科技企業入園孵化工作,實施“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創新開發模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投資項目積極性,努力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相繼吸引了一批創新創業成長型企業入駐孵化園。三是加強協同創新,積極探索科技特派員參與實驗區建設的“都勻模式”,大力開展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
四、都勻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發展方向
可持續發展是多個系統的發展,包括經濟、社會,環境等,且多個系統必須協調發展,片面強調任何一個系統,都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都勻實驗區今后將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在保持地方生態環境優勢的前提下,強化科技對經濟和環境的支撐作用,促使實驗區能在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領下,率先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綜合提升,使實驗區實現以生態產業和生態文明為特征的經濟發達、社會進步、環境良好、資源永續利用的高協調高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
(一)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工作
一要激發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活力與動力。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主體內容,突出抓好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和成果轉化,增強新產品研發能力和關鍵技術的供給能力。二要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育和引進。營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創新環境和激勵政策,注重在創新實踐中培養人才,鍛煉和凝聚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三要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及政府、企業、院校、科研機構間的協作與聯動,對全市科技人才培訓和學術交流、科技信息共享、課題研究、項目實施、科技創新等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
(二)開展生態都勻建設
堅持科學發展,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以資源環境倒逼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堅持城鄉統籌,積極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全方位開展市域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推進城鄉生態建設一體化;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把工作重心放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上來,通過節能、減排、整臟治亂、取締燃煤爐具等,改善整體生態環境,打造生態之都,宜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