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春
【摘 ? ?要】近些年我國不斷落實教育改革,對于基礎數學教育提出更多的課程目標,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 ?小學生 ?數學學習 ?解決問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93
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已經深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促進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不斷提升。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利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今,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教師都是以教為主,沒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的發展受到影響。某些數學教師不了解時代信息,設計的教學方案沒有凸顯信息化背景的特征,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降低了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缺乏參與意識,很少主動提出問題,此外學習過于依附教師,不去主動的探索數學知識,這不利于提升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措施
(一)利用信息化技術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完成教學活動。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創設出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愉悅的學習氛圍當中,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教學乘法口訣的時候,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引導學生閱讀乘法口訣,學生可以熟練的背誦乘法口訣表,很多學生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乘法口訣,長此以往會激發學生的厭學情緒,不利于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的動畫視頻,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內容,保證教學引導的有效性,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情境當中,可以深入的鞏固教學內容。在教學總結階段,整合教育動畫視頻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學生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實現固化記憶模式,靈活應用數學知識,降低課堂教學難度,更好的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因為個體差異性導致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為數學問題具有抽象性特征,某些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演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的數學模型,達到變抽象為形象的目的;利用信息技術教學還可以分散難點、學生記憶深刻。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過程中,課堂中沒有樹,那我在教學環節就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演示在小路一旁植樹的過程視頻,把學生帶到植樹的情景當中,幫助學生理解間距、間隔數。學生在觀察當中體會到兩端都栽的情況間隔數與棵樹的關系是:棵樹=間隔數+1;兩端都不栽的情況間隔數與棵樹的關系是:棵樹=間隔數-1;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況間隔數與棵樹的關系是:棵樹=間隔數。所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是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必不可少的手段。
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生活感,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的距離,同時可以提高數學的實用價值,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不斷增強。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出真實的場景視頻:播放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州”五號升空。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場景,利用生活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我向學生提問:國旗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我順勢引入教學內容:你能用比較的話說出國旗長和寬的關系嗎?學生在這種情景的導入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生活氣息,非常樂意的去探索出國旗長和寬的關系: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有利于掌握比的意義。
(二)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數學教學形式豐富多彩,并且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做好因材施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利用信息化技術,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數學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總之,不管運用那種教學形式,在教學之前,都要吃透教材,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找準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利用信息化技術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知識,使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利用傳統教學思維,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因此教學氛圍也比較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無法得到提升,逐漸降低了學習熱情。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氛圍,保證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一年級《10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超市購物情境,將商品單價標示出來。教師讓每個學生拿著制作的一百元錢,思考可以買貨架上的什么東西,再讓一個學生扮演售貨員。通過這種實踐教學,學生可以深入理解課本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課本知識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
三、結束語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真正的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讓學生掌握知識扎實有效。
參考文獻
[1]尤如偉,鄭廣田.淺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44.
[2]李麗.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J].遼寧教育,2018(23):66-67.
[3]土克崇.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J].學周刊,2018(32):67-68.
[4]徐柱柱,綦春霞.初中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以河北省S市八年級學生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7):41-46+56.
[5]陳潔蓮.學生提出與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8(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