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陳美
【摘? ? 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文化素養是當前初中英語新課標教學所提出的一項重要教學標準。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項基礎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培養的基礎支撐內容。而本文中我就從文化視角下去探究英語詞匯的教學意義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文化視角?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22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各階段的學校教育課程中包含了兩門語言學科:漢語和英語。漢語以我們的母語為載體,內容涵蓋了漢語語言和文學,是傳承中華文明,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學科。而另一門英語,之所以成為我國基礎課程設置中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其跨文化交際作用,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加強,并且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文化輸出成為我國對外交往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要想文化走出去,我們必須具備交流的工具。英語是當前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也是國際交往過程中最常用的語言,所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將英語作為我國基礎課程設置中的一部分,源源不斷地為我國對外交往培養外語交際型人才。
從英語的整體教學來看,聽、說、讀、寫是其中最為基礎的四個方面,也是學生在任何一門語言學習過程中需要兼備的能力。尤其是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英語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如利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將單詞和語法組合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歸根結底都需要單詞作為基礎,所以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重中之重,做好詞匯的積累,尤其是掌握詞匯在不同時態、語境中的變形,是學生在未來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從當前的英語學科教學來說,詞匯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不論是從單純的單詞記憶教學來說,還是其和英語本源文化的結合來說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生搬硬套的解釋、運用等,反而導致學生從最基礎的詞匯學習方面就失去了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就更不會進一步去探索對應的英語文化。所以本文中,我們就從文化視角去探究英語詞匯的教學策略,實現英語跨文化交際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剖析
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來說,作為語言其充當的是社會交際的工具。所以當前新的英語教學大綱設定了新的教學目標,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尤其是跨中英文化交際的能力。但從當前的實際應用教學來說,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還存在各種問題,尤其是最基礎的詞匯教學方面,教師和學生往往都會陷入教學誤區,從而導致學生英語學習基礎打不牢固等情況,進而進一步影響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的培養。所以,此部分中我就針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進行剖析。
首先,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忽略了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先以漢語為例,因為中國學生已經具備一定語言基礎,所以初中的語文教學完全可以偏向于文學素養的培養,但是對于英語來說,學生缺乏基礎的語言成長環境,所以也就缺乏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文化積淀,即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對英語相關的文學知識了解甚少。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語言和文化結合教學的重視,單純地強調記單詞,反而會導致學生陷入僵化學習的狀態中,僅僅依靠死記硬背記憶單詞,最終影響單詞學習效率,也影響學生以單詞為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進入初中后學生面臨的學科眾多,學習壓力相對增加,僅僅是英語一門學科的學習內容就涵蓋了單詞、語法、閱讀、寫作的等多個方面,所以學生在單詞學習過程中也習慣于死記硬背,并且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從文化的角度去進行單詞積累和拓展,如擴大閱讀量等等,僅僅是習慣于跟著教師的步驟和節奏亦步亦趨,習慣于被動學習,進而從自主意識方面對了解英語所對應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懶惰心理。
二、文化視角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明確英語詞匯教學與文化相結合的必要性
語言學家吳國華曾說過:語言發源于一個國家的歷史進程中,所以其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本國的文化之中,并且明顯的帶有一個國家民族情感和信仰的印記。所以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明確語言和文化結合教學的必要性,并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引導,才能最終提升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從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來看,詞匯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認識一個單詞,明白一個單詞的意思,而是要讓學生不論是口語交際還是書面閱讀寫作等過程中都能夠靈活地運用單詞去表達自己的意思,體會單詞組合之后所帶來的情感。之后再扎根于英語相關文化之中,才能讓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總感受到語言本身的魅力和多變性,從而達到語言學以致用的目標。
其次,將英語語言和文化教學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本身作為一門語言,理論上不應該受到學生如此的排斥,但正是由于類似于詞匯教學方面的刻板化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而通過英語文化去了解英語單詞,可以換個角度去深入英語語言的發展,進而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厚度”,從情感上理解英語詞匯,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進而逐步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也是學生未來進行跨文化交際的基礎媒介,所以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提前融入英語文化方面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首先,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看,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語言和文化的連接工作。例如在講解詞匯的過程中不僅要將基礎的翻譯意思解釋清楚,更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將詞匯在英語語言實際運用環境中的引申義講解清楚,從而讓學生實際的口語交際或者書面表達方面能夠做到靈活運用。
其次,從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我們在詞匯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詞匯本身,而是要從英語聽、說、讀、寫四方面綜合性能力的培養出發,拓展學生詞匯量,同時讓學生接觸英語語言文化相關內容。如在詞匯教學方面,我們可以結合英語文章的閱讀,讓學生在文章閱讀過程中拓展對于詞匯的實際語境意了解,并且從文章的閱讀方面了解更多詞匯的運用習慣和相關的語言文化。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語言的教學永遠不是孤立的,必須要扎根于自身的文化體系中,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缺乏基礎的文化環境,所以更加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盡可能地創造語言環境,引導學生了解語言背后的相關文化,進而實現英語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