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嵐
【摘? ?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的監督者,同時也是學生們的學習行為和表現的規范者。班主任的個人行為也會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對學生造成耳濡目染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如何對班級進行管理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且班主任要考慮到班級的具體情況和特殊表現,要綜合實際地去選擇不同的管理辦法,才能更好地對班級進行較好的管理。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辦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92
班主任不僅對學生有教學方面的任務和要求,還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班級內的活動要負責。以前出現過很多學生在校園打鬧玩耍演變成比較惡劣的傷人事件的事故,也是由于班主任和授課教師沒有嚴肅重視地對待班級紀律和學生學校表現的緣故。由于現在倡導和推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健康成長,班主任就必須要對學生和班級的管理進行嚴格的把控。
一、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在一個班級里,肯定存在“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不同群體的分類,還有部分學生不能簡單依賴他的學業測驗水平去看待和對待,比如存在成績中等但是與教師的溝通較為頻繁,比較活躍,對班級事務管理比較上心和用心的這部分學生,由于和教師、班主任進行頻繁的溝通和交流,所以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班主任對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班級的管理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班主任也沒有“力挽狂瀾”的必要,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類別劃分,就是將學生引入到班級管理集體中來的第一步,讓學生更加便利和民主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只依靠于自己的力量,完全對其他輔助工具和幫手視而不見的話,就會增大了班主任的管理壓力,壓榨了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讓班主任更加疲于平時的管理,甚至還會讓班主任“閉塞視聽”地做出錯誤的判斷,對班級的管理做出不恰當的安排,就會對班級的發展有所影響。
二、鼓勵學生作為主體主動參與班級管理
班主任要知人善用地去讓班上每個群體的學生都得到“一席用武之地”,這樣不僅能夠減輕班主任的管理壓力,節約班主任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學生養成學校和班級“主人翁”意識,對班級管理的活動參與感更高,更加活躍和積極地為班級服務,對班級這個大集體的凝聚力和團結性都有很大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和影響。比如,對班上成績比較突出或者對某一學科特別關注和感興趣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建議各科教師分選自己的課代表,在學生之中建立起一個行為突出的榜樣和標兵,鼓勵其他學生學習課代表,進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對班上的委員設立和推舉,班主任可以特別考慮那些對班級管理事務比較關心和有自己的想法的學生,也可以讓學生民主地投票選出合適的委員,這樣不僅考慮到了個別特殊學生的需求和渴望,還能讓學生們看到委員的設立和選舉是民主和精心設計的;對班上那些表現不積極、學習不活躍、活動參與度低的學生群體,班主任恰恰可以嘗試將一些職務和崗位教給他們,如果班主任害怕耽誤班級管理正常運轉的話,還可以設立“試用期”的概念,以此來督促和鼓勵這部分學生。培養這部分學生對于崗位和班級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鍛煉這部分學生的處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雖然這也許只是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做出的一小點新鮮的嘗試,但是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可能就會是人生改變最重要的轉折點。
三、班主任應該對日常管理和特殊階段的管理進行劃分和區別對待
班主任還要特別注意的是班級管理分為平時的日常管理和特殊階段的管理。比如,在一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才經歷了假期的輕松和愉悅,對于自身的學習狀態和心態的調整可能還沒完全適應過來,對學校的嚴格管理和班級的規范制度等都需要一個重新熟悉起來的過渡時間,學生才能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時班級的管理不僅需要班主任嚴格的態度支撐,還需要班上課代表和委員們眾志成城地對學生進行日常的管理,比如自習時候的保持班級安靜的學習氛圍,在學生違規時及時通知班主任前來處理等。在學期中,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的管理已經走向正軌,不容易出現較為出格的錯誤和紕漏,班主任和班上的“小幫手”要做的就是“維穩”,即保持班上的氛圍和行為都在規范中進行,維系班上學生關系和行為表現之間的穩定性。在學期末的時候,班主任要考慮到學生都在忙于復習和準備考試,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可能更需要班主任的“坐鎮”,才能穩定學生在持續的復習中煩躁的學習情緒,對部分已經不耐煩的學生起到威懾作用,對學習不自信的學生打一劑強力“鎮定劑”,對班上學生的期末考試加上一重有力的保障。
從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而言,分為學校教育的不同階段,即小學、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暫不納入本篇討論范圍)。在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學生對于班主任的認識也會隨著自身認知經驗的豐富而隨之改變,班主任要想保持自己的權威性不能僅憑“兇”,而是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讓學生能夠心悅誠服地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安排。同樣的,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班主任也要對學生所處的階段和學生的基本情況做一個大概的了解,才能“對癥下藥”地采取符合學生的有效措施,對班級的管理才能起到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特殊的時間段要特殊對待和管理。比如,學期中學校各類活動的開展,學生不再被拘束在教室之中,怎樣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進行保障,對班上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約束,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良好的督促等,都是班主任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如果班主任不能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后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不加以重視提前地去準備并且做出備用方案和臨時方案的話,對于特殊時期可能會高頻率突發的事件,班主任就更加沒有招架之力,甚至可能對學生的個人安全造成威脅。對于班主任日后的、平時的、普通的班級管理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礙,因為這個時候學生對于班主任的權威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和不確定。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也并不是“一日之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每個階段和時期又需要班主任的關注和及時的解決,和班上的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促成一個班級的規范管理和良好發展。這僅僅只是筆者我一個人的看法,希望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