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江
【摘? ?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即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情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欲,使他們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初中歷史因為長時間不是中考科目,雖現已加入中考,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仍然不高。這種現狀為初中歷史教師提出一個嚴峻的課題: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強調:“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就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這里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以為,不但在課堂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外也一樣可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從不屑一顧到迷戀,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27
興趣是最好的指引,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讓初中歷史,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帶著學習的強烈興趣,自主開展學習活動。初中歷史這門學科屬于人文性的學科,而且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書籍和教材,可以供學生們自主探索學習。如果真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把它當成一種業余愛好。只有這樣學生在歷史方面才會自主的進行探索和收集,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提升,他們也會成為歷史方面的專家,未來,也可能在歷史這個方面有更好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引領學生在歷史的海洋當中自由的遨游。接下來,關于提高學生對初中歷史這門學科興趣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重要前提,教師只有走進學生,跟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更加了解學生,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中。
(一)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
新課程下的師生關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學生是主體,而這些都需要在尊重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教師促進者的作用,真正搭建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只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關心,才能激發學生內心的需求,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情況。在教學中多一些肯定、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少一些責罵,勢必會為教學帶來嶄新的面貌。
(二)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
一個教師不僅僅需要淵博的知識,更需要讓人尊重的品格。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真誠的老師必然會得到學生的愛戴與尊敬,從而使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你,從而讓學生更喜歡上你的課,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處處以身作則,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去激發學生更加喜歡你的課。
二、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皻v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要精心準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融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拴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
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后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并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三、充分挖掘歷史教材的趣味性
歷史教材本身就是極具趣味性的,如果歷史教師能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一點,則必定會妙趣橫生。比如歷史教材中的小故事、寓言、成語、圖片等都是極易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師都應該充分地加以利用。一些歷史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透徹分析一些歷史事件,而忽視這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結果“教學任務”算是完成了,但是學生也精疲力竭,甚至昏昏欲睡。這樣的歷史課,下一節學生肯定提不起精神,更別談興趣了。完成教學任務需精講,盡量將節省下來的時間插講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有趣的東西,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既能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又能產生濃厚的興趣。當然,教材的趣味性是有限的,需要我們加以挖掘、補充。
四、充分運用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直觀的、生動形象的、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直觀性”、“啟發性”原則,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獲取大量的較直觀的素材,也可以通過實地參觀、訪問等形式進行直觀教學。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制作一些圖表、年表、簡表等。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比較能力等,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總之,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要以自己專業的姿態和綜合素質去煥發學生對于這門學科學習的熱情。對于一名初中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夠從歷史的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那么無疑在課下的時間,他們會有更多的自主學習行動,而逐漸地在歷史這方面形成自己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胡德坤.史料教學與初中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D].蘇州大學,2013.
[2]張裕.關于高中歷史PBL教學模式的建構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7(1).
[3]胡德坤.史料教學與初中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D].蘇州大學,2013.
[4]張裕.關于高中歷史PBL教學模式的建構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