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斌
【摘? ? 要】由于閱讀是高考英語的必考題型,且分值不低,深受廣大高中英語老師的重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出現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面對當今形勢,為了使英語不再成為學生的弱科,老師必須對現有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改進、創新。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02
進行英語閱讀其實是一個讓學生帶著探索精神去思考、分析、研讀、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文章或者材料進行研讀而獲得信息,以多種角度去理解一篇閱讀材料,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意圖。就目前來說,一些高中英語老師因為缺乏教學經驗或者閱讀教學策略使用不當,使得學生閱讀方面的學習效果低下,閱讀教學效果成效很低,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收獲很小,習得的閱讀知識根本無法應對高考英語課標要求。因此,需要老師改進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幅的提升。
一、精心做好閱讀教學備課
課前備課是英語閱讀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老師進行課前備課能深刻了解課堂教學講授的內容,有效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保證課堂教學能夠順利、成功地進行下去。因此,老師要在上課前選擇典型的、能夠提升學生理解力的閱讀材料,并且閱讀材料的難度要適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比如性格差異、認知差異、英語水平差異等。如果選擇的閱讀材料過易,學習的意義就比較小,學生學習起來也沒有太大激情和成就感。相反如果選擇的閱讀材料過難,全班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很容易挫傷學生勇于戰勝挑戰的自信心,致使很多學生會選擇放棄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當老師選擇好閱讀材料之后還要充分研究閱讀材料,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找出要講授的閱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老師還要合理安排閱讀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在整堂課中占的時間比重,按環節安排要詳略得當,各環節的時間還要安排得比較緊湊一些,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各環節的內容還需要老師精心設計,要求老師設計的課堂教學環節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想要進行閱讀練習的興趣和想法,讓學生對于每個環節的任務都能充滿好奇心。另外,由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和效率有好有壞,老師還要分層次的設置課程目標和任務,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的地位,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進而切實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的質量。最后,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還要充分利用好周圍的教學資源備課,比如多媒體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備課資源。多媒體技術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能給老師的備課工作提供很大的幫助,彌補傳統的教學方式的缺陷。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可以上網搜索相關的閱讀資料和資源,再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中去,幫學生準確定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總之,備好課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高效閱讀教學的保證,老師一定要走好這關鍵的一步。
二、創設恰當的情境進行閱讀教學
情境教學是各階段英語教學中常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果老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借助模型、動作、圖片、視頻等手段來創設相應的語言情境,那么將會更利于學生去捕捉閱讀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獲得豐富的語言感受。語言情境的創設方法有多種,下面簡要介紹幾種。
(一)借助肢體語言創設情境
一些老師反應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中有時會出現當遇到那種難于理解的句子或者結構時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的情況,出現這一種情況也很正常,畢竟高中英語閱讀中的句式和結構也是存在一定難度的,這個時候老師不妨試一下用一些肢體語言比如手勢,肢體動作再配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創設簡單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晦澀難懂的英語句型或者詞匯。有趣生動的肢體語言還能夠讓學生持續保持對閱讀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理解著去學習、記憶所學的知識,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外語思維能力。
(二)通過介紹材料背景創設情境
在老師讓學生進行閱讀練習或者給學生講解一些閱讀材料之前,需要向學生補充一些與閱讀材料有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對整個閱讀材料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讓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減少了理解或者做題的難度。這種通過介紹材料背景來創設情境的手段在閱讀教學中經常用到,老師在介紹背景知識時不需要長篇大論,過多的背景介紹不僅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還會過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由學習上轉移到背景知識去,從而大大影響了學生做題的效率和專注度,所以老師在介紹材料背景的時候只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做題的關鍵信息即可。
三、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高效的閱讀技巧和習慣
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高效的閱讀技巧、習慣也應該是高中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老師普遍使用“學生做題,老師講題”的策略進行教學,即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學生做完之后就給學生公布答案、講題。這種教學策略存在很大的弊端,即使老師能夠給學生講明白習題,但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下次再做到類似的題時還是會出錯,學生仍處于一個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老師需要改進教學策略,傳授學生一些做閱讀理解的技巧,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比如,老師要引導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并且進行閱讀訓練時各個題分配的時間要掌控好,不要在不會做的題上或者不知道意思的詞匯上花費太多時間。再者,閱讀訓練重要的是理解,老師在教學時,要帶領學生學會通過理解文章的大體意思進行做題,不能單憑個別語句或者個別詞就對整篇文章的大意下定論,理解材料的時候不能按照自己的認知進行推測,脫離材料做題是最容易出錯的。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養成對關鍵詞和關鍵語句標記的習慣,這樣不僅能加快學生做題的速度,還能提高學生做題的正確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工作老師要不斷堅持下去,同時,作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老師要時常設身處地為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著想,對每個學生都充滿信心,還要盡可能多的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走出閱讀難的困境,同時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改進過的閱讀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葛炳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2):94-98.
[2]王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探討[J].商,2014(2):36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