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 要】產生差等生的主要是由于生源復雜,差異懸殊,教學趣味性低、知識枯燥乏味。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最感到頭痛的就是班里的差等生的轉化教育工作。這不僅是關系到一個學生,而且還關系到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是可能會影響下一代的前途命運。接下來,我就結合真實發生的教育故事,對如何做好差等生轉化工作展開幾點探究。
【關鍵詞】差生? 轉化?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81
我從事教學工作十六年了,在教學過程中,每屆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其中差等生也是從未“缺席”。怎樣做好差等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在這方面我摸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帶過四五個班集體了,每個班級里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生,簡直就像百花齊放的場景。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類學生就是不好好學習,沒必要理會他們,我只要好好教育成績好的一部分學生,總是不怕班級的平均成績落后的。所以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只顧著成績好的一部分學生,隨著他們的進度,忽略差等生的情況。過了半年,我們班的語文成績就排到了年級的最后,我發現班級里的差等生成績更加差勁了,這部分的人數也更多了,并且部分好學生也漸漸淪入了中等生的行列。
經過鄰班老師的指點,我頓悟了,是我的“偏心”,是我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很大的錯誤,是我對差等生的不管不顧讓他們“傷了心”,也讓其他學生學會了“放肆”。我就回想我的學生時代,倘若我是一個差等生,我也會有所努力但是就是趕不上其他人,老師一直說我不行,對我不管不顧,那我得多傷心啊。
在這次教學失誤后,我一直尋找解決的方法。后來我發現,差等生并不是真的就是調皮搗蛋不學習,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這類學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家庭,有的是因為先天性的反應慢。然而當教師都開始放棄他的時候,他就會更加喪失自信心。所以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更應該一視同仁,幫助學生去挑戰自己,去成長學習。除此之外,我發現教學方法才是學生是否能好好學習成長的關鍵所在,只有我端正態度,正確對待學生,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有普遍的提高。最終我做出總結: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用愛去感染學生,用心去親近學生,用鼓勵平等去教育學生。
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積極聽取學生們的意見,了解他們的想法,不斷去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我會對學生們一視同仁,格外關照差等生,把所有學生融為一個集體,同成長共進步。
只要有對比,就會有優等生和差等生的產生,這是不可避免也不會缺少的。但是差生是可以轉化升級的,把差等生轉化為中等生,甚至優等生,這才是以為人民教師的目的所在。那么如何做好差等生的轉化工作呢,接下來我將從四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了解探究差生的心理以及形成原因
造成后進生的原因有很多,諸如:有家庭方面的忽視原因、有學校方面的教育原因,也有自身智力方面的原因;有先天缺陷的,也有后天不學習造成的。其中大部分的后進生是后天形成的。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為了家庭的生計早出晚歸的工作,而這樣就造成了這部分的學生越來越缺乏管理,在放學回家之后就如同脫韁的野馬,肆無忌憚的玩耍,把一整天學習下來的知識忘得一干二凈,使得自己的學習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再加上教師布置的課下任務作業他們持著不理睬的態度,在平常也不經常動腦,考試的時候也敢上交空白卷,對于成績的好壞也不在意,家里邊也沒有人關注自己,這也促使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差,越來越差就更加不愛動腦,這樣惡性循環,致使自己淪落到差等生的地位中去;再加上語文的文字內容多并且不好懂,本身成績就不太好,碰見了障礙,就更加止步不前,不愛學習語文了。
二、對待差生一視同仁,建立其自信心
差等生在自己內心深處就自發的存在著對教師的疏遠和抵觸情緒,就是以“我不犯事,你也不要管我”這種狀態在校園里混日子。介于這些,教師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應該秉承一種真誠的態度,用和藹可親的面容一步一步的走進這些學生的心中,消除他們對教師這門職業的恐懼和疏遠。教師一定要袒露內心,培養學生愿意聽愿意說的互動心理,只有這樣,師生之間的談話才能進行下去,才會有效果。教師在平時就注意接觸后進生,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學生,站在學生方面考慮問題,讓后進生與你消除隔膜,從而為師生之間的談話打下基礎。如果在平時就是一種不關心、不理睬的態度,等差等生“犯事”才找他們談話,在差等生的角度,現在教師談話,效果肯定不好。
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這是不分優等生和差等生的。而差等生在班級中因某個方面的缺點變得身份低微,所以他們更加敏感教師對他們的平時態度。如果教師經常貶低差等生,用語言打擊他們的自尊心,這樣只能是更加的傷害他們,使得他們更加遠離教師,遠離校園。與優等生相比,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注。尤其是在課內和課外的活動中,教師應多多鼓勵差等生,讓差等生多多的參與到群體中去,多留些淺顯的問題給他們,讓他們在心底產生一個信念——“我很強”。
三、注意教學方法,給差生提供機會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著重的照顧差等生,他們由于自身基礎差、學習主動性差,所以教師要有計劃地把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稍難的地方也不要放棄,適當的給以提示。要獎罰分明,答對了給予鼓勵、表揚,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于差等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單個輔導,多寫一些激勵性評語。
四、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差生轉化
在家庭生活中,學生與父母朝夕相處,關系緊密。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內涵和生活上的行為習慣對自己的兒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長和教師共同協作的過程中,一方面推動學生在思想行為上的轉變,另一方面使家長也逐步意識到自身的教育問題,及時改正,來帶動孩子在思想行為上的做法。家長與教師經常性的保持聯系,互通在家和在校的情況,積極與教師配合,共同做好差等生轉化工作。差等生的轉化工作貴在堅持,改變學生思想,做差等生的知心朋友,努力做好每一個差等生轉化工作。
五、結束語
言而總之,我認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能放棄每一位學生,一定要著重觀察培養差等生的學習方法和生活習慣。從學生的主觀因素出發,探究其內心,創新教學方法,從而落實對差等生的啟發和引導,最終達到學生們整體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