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芳
【摘? ?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在給學生普及基本的數學知識,是一個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教學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從教學方式上都應該引發教師的重視,尤其是在引導學生樹立數學思維和思考意識方面,更應該另辟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教學問題?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6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在以考試為教學目標,長期以課本知識為主,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不高,對教師的依賴感太強,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考意識。另外,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單純的注重教學進度,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主控課堂的意識太強,小學生難以有自我的發揮空間。并且,教師在采用提問教學時沒有將數學問題進行科學的設計,很多提出的問題都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種無效提問不僅浪費了很多課堂教學的時間,還使小學生對此產生厭煩,諸如此類很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性長期得不到提高。本文根據筆者以往的教學經驗,對當前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設置的合理性不高
就目前小學數學提問教學的現狀來看,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且活潑好動,很難在課堂上專心地聽課,因此大多數教師都會在課上用提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提問在課堂上已經變得很隨意,對于學生來說就像是一種形式,沒起到引發學生思考的作用。另外,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大多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么就是不喜歡提問,要么就是隨便提問,在問題的設計上并不合理。
(二)課堂提問不分時機
提問教學經常被運用到課前導入環節,采用提問引發學生回憶或者思考從而引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又或者被用于課堂上檢驗學生的聽課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提問來看,大多數教師在提問時經常不分時機、不分場合、不分節奏,想起什么時候提問就什么時候提問,提問沒有規律,使得很多小學生經常被弄得措手不及,這種沒有規律的提問方式會打亂學生的聽課節奏。
(三)所提出的問題不能滿足全體學生
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因為教學任務或者教學時間的關系,在提問時為了節省時間往往有所偏重,提問的難度通常只會考慮到基礎好的一類學生,如此以偏概全不僅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的聽課情況,還會讓基礎差的這類學生感覺到心理落差,從而對數學學習沒有信心。
(四)學生對回答問題有恐懼心理
就目前小學生對待數學課堂提問的態度來看,大多數小學生都特別害怕教師提問,也特別害怕教師抽到自己起來回答問題,對回答問題會顯得很緊張,因此對教師提問是很恐懼的。這種對待提問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提問效果,因為學生在心理上是抗拒的,這種抗拒不僅會促使小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厭煩感,還會使提問教學失去它原有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改進策略
(一)設計合理科學的提問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除卻為了幫助教師導入教學內容之外,還能檢驗小學生的聽課情況,起到吸引小學生注意的效果,而教師想要提問教學發揮其預期的效益,就必須在如何提問以及怎樣提問上下功夫。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小學生不喜約束,在課上難以專心致志,所以教師需要設計合理科學的問題來提問,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教學中去。因此,為了提高每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要在問題的設置上多下工夫,注意對問題難易程度的把握,考慮到每個數學基礎不同的學生,不能提太難的問題使學生束手無策,也不能提太簡單的問題,使得沒有什么需要學生思考和回答的價值。
(二)在合適的時機提問
教師除了要科學設計數學問題的難易以外,還要注重提問的規律性,要注意在合適的時機提問,而不是隨時都在提問,因為只有在最佳提問時間提問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比如,在上課期間,如果教師發現有的學生神思恍惚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時,可以用提問的方式拉回學生的神思,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另外,在重要知識點的講解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時可以適當提問,又或者教師需要檢驗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時可以提問??傊?,教師提問需要在合適的時間才能起到提問教學的作用,只有規律的提問才能讓學生對提問不產生反感心理。
(三)提問需面向全體學生
數學本就是一門極具理性思維和邏輯感的科目,是需要動腦筋思考的,不同于其他文字性科目可以單純的通過感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學生出現偏科的情況,有的學生數學基礎好,有的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較差,而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領悟能力和掌握能力也不同。所以,這種差異也會影響到教師對于問題的設置和提問的技巧,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只針對所謂的優等生提問,也要考慮到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的問題盡量滿足這兩類學生的不同要求,起到提問教學真正的檢驗作用,在提問時盡量面對全體學生,體現提問教學的公平性。
(四)幫助學生端正回答問題的心態
大多學生對教師提問都會有畏懼心理,每次教師提問,很多小學生都會默默祈禱不要抽到自己,這種現象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學生的發揮,所以,教師要想辦法幫助學生改變對提問這一教學形式的看法。比如,有時候學生害怕教師提問是由于對教師的懼怕心理,那么教師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平常教學太過于嚴肅,如果是的話教師就要和學生加強交流和溝通,讓學生了解自己、喜歡自己并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如果學生回答得好教師要給予鼓勵,如果回答的不好,教師也不能指責學生,而是應該對學生加以引導并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從各個方面幫助小學生減少對回答問題的畏懼感,端正回答問題的心態。
提問是教學的一種形式,它在教學中起著獨特的作用,不僅應用廣泛,而且經常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已經成了大多數教師慣用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來說,提問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但由于長期以來沒有對提問教學進行科學規劃,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果小學教師想要其提問教學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對自己以往的提問教學進行反思,并不斷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