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
現代都市傳說的產生與流傳一直都是民俗學和人類學研究的一個課題。而網絡時代的來臨也為現代都市傳說不斷更新傳播提供了牢固的媒介。網絡文學的發展與現代都市傳說有不可割裂的聯系,研究其產生和流傳的自然與文化語境也就成為人們透過都市傳說去認識和了解當今城市社會文化心理構建和發展的一扇窗戶。
神話與傳說一向是人類學領域研究人類社會誕生與發展的重要參照。而人類文化傳播中敘事結構的發展也無處不體現著神話傳說的影響。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弗雷澤在他的著作《金枝》中詳盡地探討了古老民間神話和習俗對塑造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族群的宗教信仰、價值取向、原始藝術等精神狀態的巨大作用。人類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無處不體現著古老神話習俗的精神意象,所以從古至今,人類潛意識的傳承過程中總會出現某些具有相似性的思想和價值指向。直到今天,無論是在科技方面還是在多元化的信息流通渠道中,都市的快速發展都還在為某些古老而牢固的神話和傳說敘事結構提供成長的土壤,結合現代都市社會的現實狀態,這些神話傳說的敘事結構也得到了不斷重新渲染。網絡文學也就成為現代都市傳說植根的沃土,而其中某些得到大眾認可并廣為流傳的敘事作品也會延伸到傳統媒體中,形成文本得以出版。都市傳說集《夜行實錄》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現代都市傳說的產生與傳播離不開網絡世界的自然語境
這里所說的網絡自然語境不僅包括電腦終端上的網絡世界,也指目前覆蓋范圍更廣的手機終端上的網絡世界。《夜行實錄》這一文本最早出現在手機微信公眾號“魔宙”的推送文章中,作者徐浪以連載更新、每篇一個故事的方式定期發表文章面向所有微信用戶讀者。文章發表后很快受到讀者的關注和喜歡。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章敘事緊緊結合當下社會現實現象,而又引入了都市傳說的敘事結構,設計為敘事主體親身經歷的情節表達方式,所以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這也是現代都市傳說能夠在都市生存環境中廣為流傳的原因。網絡世界本身不僅是取代傳統紙質媒介的新型媒介,更重要的是網絡空間的特殊性使網絡世界形成了其特有的敘事氛圍和敘事手段。就算轉移到紙質文本的媒介上,這一特別氛圍依然存在。
相對于紙質媒介來說,網絡空間自由度和不固定性都為都市傳說類型的文本添加上了頗具神秘色彩的外衣,也讓人產生一種窺探式的閱讀快感。不少在傳統媒介中只是作為新聞素材或者小道消息的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世界里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比如,經典的關于“割腎”的犯罪新聞報道在網絡世界的敘事發展中就會衍生出無數個結合人們生活實際環境的故事。其中,獵奇式的神秘感和帶有現實教導意味的啟示性都會讓讀者產生強烈的閱讀快感。如果沒有網絡空間的這些特性,都市傳說的產生和傳播都將大打折扣。
二、現代都市傳說必須結合亞文化語境的敘事才能得以傳播
現代都市文化的多元狀態是由信息傳播的多元渠道決定的。每一種信息渠道的接受者都有可能成為一種亞文化的族群的一員。《夜行實錄》中講到的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有著一個與現代社會存在并具備一定普遍性的亞文化族群,如蟻居人群、邪教信徒、性工作者和吸毒人群等。而因為亞文化族群的特殊文化屬性,其與社會環境中的某些特定現象保持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這就為都市傳說的產生提供了可以構建情節來源的溫床。都市傳說能夠在現代城市社會中流傳甚廣,原因之一是其滿足了大部分閱讀者的窺探式心理需求。那么能夠引起窺探欲的對象都是在大多數人的平常生活中不易體驗到的文化類型。正是因為如此,都市傳說能夠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保持較高的接受程度,并且不斷更新,發展出多個情節版本。事實上,都市傳說也存在于古代社會中,尤其是城市文化較發達的時代。但是,主流文化具有壓倒性優勢,加上君主專制思想根深蒂固,亞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處于較微弱的狀態,所以其都市傳說的豐富性不如現代社會。
三、現代都市傳說折射出城市發展中邊緣化地域和文化族群的生存狀態
從上面兩點可以看出,網絡社交渠道和亞文化人群的文化特點構成了現代都市傳說產生和流傳的主要結構。而都市傳說的敘事特點又著力于表現非主流人群和文化的現實狀態,以形成吸引大部分讀者的神秘性和窺探性閱讀體驗,這就使得不少現代都市傳說的敘事結構折射出城市發展中的邊緣化地域和文化族群的生存狀態。譬如,在諸多的現代都市傳說中,故事都發生在城市郊區的荒僻地帶。《夜行實錄》中的故事背景也常常設置為城市近郊或者人口狀況復雜的城中村。其敘事中所涉及的關鍵性情節時間也常常發生于人流量較少的夜晚乃至午夜。再如,著名美國民俗學家布魯范德提到的美國流傳甚廣的“車頂的擦刮聲”等都市傳說,基本都發生于人煙稀少的郊外或者荒郊野嶺。當然,其反映折射出來的也是城市或者某個人口聚集之地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也就是某些邊緣族群的生存狀態。從公益的角度而言,都市傳說也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促使大眾關注弱勢人群和某些不良社會現象的作用。當然,其廣為流傳卻不一定是以公益為目的的,這或許也算是現代都市傳說的一個積極的副作用吧!
四、多元文化架構為都市傳說構建開放性的傳播語境
對于由網絡世界和不同文化族群組成的文化架構來說,一個擁有相對固定敘事結構的都市傳說往往會為其添加上許許多多不同的可變式敘事內容。根據講述者的年齡、文化水平、價值理念等的不同,這些可變式的敘事內容也會有很大不同。例如,涉及城市居民生活安全的各種傳言都可能被加工成都市傳說式的傳播內容,曾經非常有名的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快餐店的雞翅”“用避孕藥喂養的黃鱔”等流傳甚廣的傳言,在不同文化族群也會演化出不同的都市傳說可變式敘事內容。年輕人的文化族群可能會演化出生動形象的傳說細節化內容在網絡空間傳播,以引起同族群文化中其他人的好奇式關注。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則會在網絡空間或者口述方式加入很多“權威性”信息,諸如政府出臺通知、權威新聞報道、身邊親戚朋友的真實經歷等,以加強傳說的真實性而起到嚴厲的告誡式傳播效果。正是因為都市傳說本身具有的穩定性和可變性雙敘事元素,所以多元文化架構下的敘事結構為都市傳說的傳播提供了開放式的語境,不再只針對某些人、某些地方甚至某些事件,其都可以在開放式的語境中得以變化或延伸。
五、結語
現代都市傳說的產生與流傳從一部網絡都市傳說的創作與傳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存在的自然和文化語境,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都市傳說的模板也處在不斷更新變化中,但其植根于社會文化和人類獵奇心理的屬性是不會變化的,它是社會與人性的共同產物。由此可以看出,其折射出來的正是生活于當下社會的人們真實的欲望與抉擇。現代都市傳說研究不僅可以從民俗學的角度了解現代社會環境下的民間文化發展,也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了解都市文化環境中存在的諸多民生問題、生存困境等現實矛盾,為解決國家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提供可參考的藍本。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