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發展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技術、新事物帶來的挑戰,高校學生有必要提高終身學習能力。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社會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高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即自學能力、總結能力和反思能力,以提升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務社會,滿足社會需求。
一、培養高校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一)全面提升素能的需要
一方面,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是促進高校學生全面提升學習、發展、進步的能力和素質的必然要求。高校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終身學習能力,才能全面提升學習效率、學習質量和學習品質,才能更好地走向社會、服務社會、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就業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建設和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做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培養高校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有助于促進大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價值,滿足自我價值。現代社會是以多學科知識交叉、技術集成度高為主要特點的知識型社會,要求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深厚的專業科學知識以及過硬的技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尤其是在現代化不斷推進的形勢下,社會愈來愈渴求專業性、復合型人才,那些能堅持不斷學習、具有跨學科技能的專業人才將日益成為社會創新、融合研究的重要力量。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培養高校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是當前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和艱巨的工作。
(二)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終身學習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社會各行各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建設與社會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個領域各種事物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各種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新發明和新事物層出不窮,迅猛發展,整個國家也進入大眾創業、全民創新的時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學習是國家和社會成長的根本要素,作為培養社會各方面高層次人才的高等學校,更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盎畹嚼?,學到老”就是當下全社會應秉持的終身學習觀念。因而,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十分必要和緊迫,也是社會賦予學校的一項時代使命,更是國家教育改革和高校教育發展的時代需要。
二、培養高校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路徑
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其關鍵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逐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指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培養一種自覺、主動的科學思維方式。自學能力是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自學能力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終身學習能力的優劣,更在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就應當對教材內容的主次進行有針對性、選擇性的取舍,并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重視教材專業內容知識的傳授,注重公式、定理的分析與講解,注重這些公式、定理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趨勢的介紹,讓學生親身體會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會產生、如何產生,使學生懂得怎么學習這些知識、怎么應用這些知識,使學生懂得學習,善于學習,進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
總結是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善于傾聽的能力、將新知識和以往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要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總結能力,教師就要循序漸進地教會學生對每門課程的階段性知識進行總結,進而對每門課程的知識進行總結,理解每門課程知識的主線索和重、難點,掌握難點知識的突破方法。最后,教師要對所有相關課程知識進行系統總結,闡明各相關課程知識的關聯、順序關系和知識關系,分析每門課程所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以及該課程知識對后續課程的影響,特別是跨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對課程知識深度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知道每門課程知識的主次和精華所在,最大限度地掌握課程中那些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知識的應用范圍和領域,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每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個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體會,反思自己是怎么學的、用什么方法學,反思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深刻細致地分析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困難、這些困難最終是如何克服和解決的,分析各種學習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掌握各種不同課程知識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和基礎知識,掌握解決相關問題的一般和特殊的方法,以此尋找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更高層次上全面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都能立足于個人實際情況,實現最佳的提高。
三、結語
培養高校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熱情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鼓勵和支持學生大膽質疑,大膽嘗試,大膽探究,大膽創新。高校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和形成適合自身的最佳學習方法,為社會培養具有良好終身學習能力的高層次應用人才,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寧德師范學院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作者簡介:邱京偉(1983-),男,福建寧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據挖掘、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