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 郝文佳
摘 要:現代建筑工程因為規模較大,所以壓力也相應增長,而深基坑施工技術就是為應對巨大壓力而誕生的基坑技術。深基坑技術與傳統基坑技術在工藝形式上基本相似,但是兩者卻存在安全性上的問題,即深基坑深度可能達到上百米,那么其邊坡土體量會相對較多,此時如果出現塌陷就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在深基坑施工當中,采用支護技術來保障安全。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關鍵技術;探討
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起到保護建筑安全與質量的作用。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建筑中對深基坑支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復雜地質環境下進行建筑地下建設,必須從設計出發,加強安全性建設,提高基坑支護,加強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保證施工質量。
1 土建基礎施工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難點
第一,空間效應問題。深基坑的開挖會對土建基礎結構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在開挖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充分考慮空間效應帶來的衍生問題,避免開挖力度過高導致土建基礎結構穩定性下降,埋下安全隱患;第二,結構壓力參數問題。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施工前,技術人員需要精確計算目標區域土體力學參數,如果目標區域結構壓力參數較低,強行進行施工容易造成基坡不穩定,無法承受較高的施工壓力,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第三,地質地形問題。在進行土建施工前,技術人員需要仔細勘察目標區域的地質地形情況,根據目標地區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確保土建工程施工進度;第四,施工失真問題。在進行深基坑施工時,所有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操作,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施工成本,省略部分施工步驟,造成深基坑支護效果較低,埋下安全隱患。
2 深基坑關鍵技術特點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和人們對建筑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實際施工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基坑支護施工是整個建筑工程的基礎和關鍵,施工技術的選擇與應用和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建筑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關系著居住者的居住安全。從現階段我國建筑業的總體發展來看,在實際應用和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目前已初具體系,包括土釘支護技術、排樁支護技術等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均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研究證實,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根據深基坑施工的具體要求選擇不同的支護技術是確保工程預期效果得以充分實現的關鍵。當前,隨著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每個工程都必須在各個環節上達到高度統一,才能保證切實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對于深基坑支護技術的選擇同樣如此,只有保證所選擇的技術符合工程整體特點,才能達到預期的施工效果。就深基坑支護的關鍵技術而言,其與施工項目的匹配度越高,取得的建筑效果往往就越令人滿意,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目前的工作效果,可發現深基坑支護關鍵技術的特點主要集中在以下2方面。(1)技術操作相對簡單,大部分技術只要保證在各個方面滿足基本施工要求,則能夠確定整體施工質量。(2)在實施深基坑支護的關鍵技術之前需要對技術方案進行預先編制,由于不同地方的建設條件有著明顯區別,因此技術方案若不夠完善,則不僅會影響深基坑支護關鍵技術的實施,而且會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
3 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關鍵技術
3.1 地下連續墻支護
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對環境條件要求較低,適于各種土層的施工環境,施工噪音小、墻體剛度大,隨著施工技術的提高和施工工藝的不斷優化,近年來已在施工環境復雜、坑基深度在1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中推廣運用。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分為半逆施工方法和逆施工兩種方式,地下連續墻支護屬于永久性建筑結構,安全性能強,經濟價值高。具體施工包括導墻、槽段開挖、鋼筋籠制作和吊裝、混凝土澆灌、槽段接頭等過程,對支撐墻面的承載能力、土方開挖、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等應重點關注,出土坡道的設置要科學合理,縮短施工時間,提高工程質量。
3.2 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技術
在深基坑支護中混凝土灌注樁作為常用的支護結構,將其運用到建筑施工中可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應確保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標準性,采取科學的流程來進行施工。采用凝固水泥壁來保護基坑壁;在鉆孔技術施工過程中應確保列柱間隔的合理性,將混凝土灌注樁運用其中,確保工程施工的有效開展。據研究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操作極為簡單,塌孔率相對較低,將其運用到建筑施工中可提高工程施工質量水平,確保工程安全性。
3.3 土層錨桿施工
在進行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過程中,當下述各個施工完成之后還應該根據深基坑支護施工進度,例如:地下連續墻和基坑圍護結構的灌注樁以及鋼筋混凝土樁,如果土層已經開挖到錨桿設計的深度時,就可以順利進行土層錨桿施工。第一,在對土層錨桿施工成孔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很多種方法,例如:沖擊式鉆土機和螺旋式鉆土機以及循環式鉆機等,不過最為常用的還是壓水鉆進法成孔施工,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一次性完成成孔工序,比如:清孔和出渣以及鉆進等,假如實際的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允許,就可以應用螺旋鉆桿施工方法。第二,在應用拉桿以前,不僅要做好除銹工作,還應該做好鋼絞線的油脂清除工作,而土層錨桿的長度應為30m。第三,在進行灌漿施工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普遍硅酸鹽水泥,主要是因為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地下水成弱酸性,所以就需要采用防酸水泥以及純水泥漿,不過水灰比應該在0.4左右。為了避免水泥發生干縮的問題,就可以將適量的磺酸鈣加入到水泥當中。不僅如此,灌漿環節中,除了將水泥借助壓漿泵壓進拉桿以外,還可以借助土層錨孔和拉桿管端完成注入。
3.4 排樁支護技術
排樁支護技術作為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之一,將其運用到土木工程房屋建筑中可進一步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通過加固鋼筋混凝土帽梁提高支護結構整體穩定性,降低砂礫帶來的影響。排樁支護技術包括錨桿式支護結構、拉錨式支護結構、懸臂式支護結構以及內撐式支護結構等,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錨桿式支護結構的應用率相對較高,該技術主要通過錨桿鑲嵌滑移土體方式加固,使變形土層與滑移面有效連接在一起,而后就能構成深基坑的支護結構。相對來講,這一深基坑支護結構的穩固性較高。
4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城市的空間承受能力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并因此出現了嚴重的城市交通擁擠、住房短缺等問題。為了有效減少城市空間壓力,眾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逐步將工程建設的區域轉向了城市地下空間,與地面空間相比,地下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間接促進了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中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徐華斌.探討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52):35.
[2]安勝.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居舍,2018(36):40+84.
[3]周興.芻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J/OL].中國建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