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芳
教學目標
1、學習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3、學習課文睹物思人,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與方法:
課文以荷花的生長為主線,通過祖母在種荷花的時候所下的功夫對荷花的喜愛與剪下荷葉送人治瘡的果斷絕決這種矛盾沖突,讓學生體會到祖母愛荷更愛人的質樸美好的情懷。作者用睹物思人,借物喻人的寫法把對祖母的贊美通過對荷花的描寫中表達出來,讓人通過祖母極愛的荷花,感受到祖母的內心美!而作者對祖母的思念與贊美不是一種隨意的無病呻吟,而是環環相扣的水到渠成,讀起來讓人覺得鮮活而感動。我在對這節課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通過個性朗讀和重點語句的感悟把作者的寫作目的,在課題上進行展現。通過三次讀題目,把課文分成三個層次,祖母的高尚品質也就推波助瀾的展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一讀課題,體會蓮葉的清涼。
1、荷花是夏日的一位仙子,它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讓人心生愛憐。學生試背描寫荷花的詩句感受荷花的美。
2、播放南京玄武湖上的荷花視頻,在悠揚的樂聲中把視頻停留在一池一望無邊的田田蓮葉上,讓學生理解“一望無邊”“田田”的意思。
3、談話學生說說看到滿池蓮葉的感受(清涼、心曠神怡)引出課題,介紹蓮葉的藥用價值。
4、一讀課題,讀出兩個“青”字連用所表達的顏色的翠綠和清涼的感覺。
(設計意圖:荷花也就是蓮花,素日里學生們對其花傾注了太多的喜愛與贊美,通過對荷葉作用的講解,以及一望無邊的田田蓮葉的視頻觀賞,讓荷葉激蕩學生的心靈——那么翠綠,那么清涼,仿佛是一位愛的使者,讓人對它油然而生敬愛之意。在此時引導學生初讀課題,既讓其感受到“青”字連用的作用,又能體會到蓮葉的清涼,讓學生初步理解課題)
二、再讀課題,體會對祖母的深深思念
1、生聽讀課文,思考祖母做了一件什么事,讓作者心生感動。(剪蓮送人)
2、談話:一片蓮葉普普通通,送一些給人治病又有什么稀罕?(祖母愛蓮,種蓮時所下的功夫令人吃驚)
3、再讀課文找出祖母種蓮愛蓮的部分。(2-4自然段)
4、給出小標題讓學生根據小標題,把祖母種蓮的過程分成五層,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熟這一部分課文。(a挑選河泥b種種藕c小蓮葉冒尖d長出小荷葉e荷葉長大)
5、品讀2-4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體會祖母在種蓮養蓮時所下的功夫,以及她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a、六人小組領取一片紙做的荷葉。
b、讀一讀荷葉上小標題指示的內容。
c、找一找這一部分能夠表現祖母在種蓮養蓮時下功夫的詞語。
d、寫一寫這些詞語在荷葉上。
e、品一品這些詞語是怎樣表現祖母對荷花的喜愛的。
6、小組匯報之后把紙做的蓮葉貼在黑板上課題的下邊。
7、換一種方式讀祖母種荷花的過程,師用“當——時候,祖母——”的形式整理這一部分內容,配樂引讀。
(1)當雇人挑來河泥時,祖母——————
(2)當把早已挑好的種藕種下時,祖母——————
(3)當小蓮葉快要冒尖時,祖母——————
(4)當小荷葉終于長出來時,祖母——————
(5)當荷葉長大了,有人夸獎時,祖母——————
8、二讀課題,讀出對祖母的深深思念。
(設計意圖:祖母愛蓮,在種蓮時,付出了令人吃驚的功夫,自然祖母的身上就有了蓮花情節,看到蓮花就會自然想到祖母,所以在此二讀課題其實就是通過讀蓮葉來思祖母,深化課題。)
三、三讀課題,感受對祖母的由衷贊美之情。
1、聽讀5-7段,用線段畫出祖母看到小孩生瘡后,所說的和所做的句子。
2、兩人小組交流,通過討論得出結論。
3、教師把同學們找出的共性語句,出示在大屏幕上,相機指導,體會祖母的思想感情。
祖母看見小孩生了滿頭的瘡先是
A、“祖母絲絲地吸著冷氣,好象要替那個小孩兒忍受痛苦。”
(1)指名生讀。
(2)學生試做“絲絲地吸著冷氣”這個動作。思考為什么要做這個動作。(減輕痛苦)
(3)祖母絲絲地吸著冷氣不是為自己減輕痛苦而是心疼生瘡的小孩,祖母多么善良。
(4)指導朗讀,讀出祖母心疼小孩,心地善良的情感。
(5)師生互評,以讀代講。
看到小孩這種情況,祖母是怎么做的?
B、“看了一會兒,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1)指名學生反復讀這一段。
(2)提取重點詞語討論這些詞語所表達的祖母的心情和無私的品質。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趕快”(可以看出祖母動作快,想快點剪,好讓小孩早點用上,早點治好病)
“咔一聲”(可以看出祖母
剪荷葉非常干脆,沒有一點猶豫。)
“最大的”(可以看出祖母很大方,選葉最大的,藥效也最好。)
(3)賽讀。比賽讀出祖母當時給小孩剪荷葉的干脆,果斷,亳不遲疑的語氣。學生互評,不斷嘗試,學習朗讀的方法,體會祖母關愛他人的品質。
(4)教師引讀推波助瀾,
孩子們反復讀“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這一句,讓學生感受到祖母愛人勝過愛蓮,而這種愛源于對他人的關心。
出示稀疏的荷花缸圖片,理解“蕭條”的意思。
情境表演:家里人很不理解祖母的做法,他們向祖母提出了抗議。教師分別飾演小孫子、女兒、丈夫,學生飾演祖母來表演對話,揣摩祖母的內心獨白。出示祖母說的話。
C、老太太卻念念有詞地說:“真是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荷葉派上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
(1)抓重點詞語,師問生答,理解句意。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一物指什么?(荷葉)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個一物又指什么?(瘡)
“大用場”:(發揮了大作用——治瘡,這是和蓮葉還能泡茶、做叫花雞的作用相比)
罷了:能換一個詞(算了)帶進句中嗎?(不開花也)就算了,也可以了)(在祖母看來,孩子的病治好了,不開花就算了,不開花勝過了開花的價值。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讀出祖母對荷缸變蕭條不在乎的感覺,“大用場”的肯定、“不開花也罷了”的淡然)
4、師小結課文,讀到這里,你覺得祖母是個怎樣的人?
5、三讀課題,體會對祖母高尚品質的深深贊美。
(設計意圖:課文是在寫祖母,為什么以《蓮葉青青》為題呢?青青的蓮葉給人們帶來的是清涼,祖母多么像那青青的,美麗的、渾身是寶的荷葉呀!在作者心中,祖母就是那青青蓮葉,看到青青蓮葉就仿佛看見了祖母。所以在學生體會到祖母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后,三讀課題,可以讓學生更能深入理解題意,激發對祖母的贊美!)
四、學習寫法
1、睹物思人:作者由田田蓮葉想到祖母,這種寫法就叫睹物思人。
2、首尾呼應:課文開頭作者看到了一池荷花,想到了祖母,課文結尾在回憶了祖母的故事后又抒發了感情,這種寫法叫首尾呼應。這樣寫能使文章渾然一體。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祖母用荷葉來幫助別人,她自己也感到了快樂。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關愛他人的舉動,自己說一說,互相說一說。愿大家做愛的傳遞者。
六、布置作業
摘抄關于關愛他人的名言
板書設計:
蓮葉青青
種蓮愛蓮? 剪蓮治瘡
心地善良 關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