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改萍
摘 要:少教多學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高中的課堂更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活動課堂;少教多學
前言:少教多學就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告訴學生現成的答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倍鳛楦咧姓Z文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強調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強調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少教多學"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平臺上汲取知識,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一、少教多學,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就要讓學生多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懂得,有了朗朗的書聲,才能有活躍的思維,所以我們要多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時間,在學生閱讀之前可以給學生尋找一個切入點,直擊主題,當然”多學“不僅指這些,從三維目標考慮,還包含多掌握知識點,多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自主的構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少教多學,打造高效語文課堂要精心設計每課的目標。
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真正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走進文本,感受語文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堂要精心設計每課的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精精尤為地與教師一起探索,研究,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學會了知識。這種少教即精教,精講。關鍵地方要講透 ,讓學生能產生濃厚的興趣,能進一步研讀下去,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三、問題應有學生自己解決
學生是學習的主動探究者,更應該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師應給予學生要有解決問的信心與勇氣,點撥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通過查字典、作批注,結合文本語境等,充分動口、動眼、動腦激發思維。既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精選試題,當堂落實,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師根據本章重點、學生學習情況精選一些試題,當堂訓練,當堂落實。教師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節,一種方法一道題,要根據學情對相似內容進行整合。讓學生既及時對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進行了梳理,基本解題方法進行掌握,又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理念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定位好教師的角色。
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參與者、引導者和共贏者。這是新時代下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竭力改變傳統的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使學生真正意義上成為有效課堂的主人翁。
六、教師要積極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一切圍繞學生展開。
在語文教學中,要構建少教多學的活動課堂關鍵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學習一冊語文書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習一個單元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習一類文章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在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的達到少教多學的教學目的。如,在引導學生自己學習一冊書時,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第一,引導學生列出這一冊課本中的生字表。生字表即教材下面列出的生字,在列生字表的時候,要將現代文和古代文的生字詞分開來列。如果有時間和興趣的話,還可以將課本中不認識的字找出來注音;第二,引導學生列生詞表,即將課本中注釋的詞中需要掌握的動詞和形容詞列出來,重點的名詞也需要列出;第三,引導學生進行單元分析,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看看這冊書共有幾個單元,說明文、記敘文、文言文、議論文等分別占幾個單元,然后進行簡單的瀏覽;第四,引導學生做習題歸類,即對整冊書每篇課文后的習題共有幾道,然后將這些習題進行分類統計,初步分為四大類即字詞句訓練題;語法、修辭、邏輯訓練題;聽說訓練題以及讀寫訓練題,引導學生將這些練習題進行數據統計,并進行簡單的分析,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文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具有針對性,并且能夠對教材的練習系統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第五,要對課本中的文學常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列出相應的表格。按照時代順序列出本冊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對其名字、身份、作品名稱進行整理。外國作家的相關信息也要列出,寫清這些作家的作品名稱、國籍。分析完教材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一個學習的計劃,最好趕在教師的教學進度之前,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更明白自己學習中的重難點,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自然會提高。
七、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
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主人,課堂上學生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活動應是在教師的指導者下進行的,教師的教應該為學生的學服務。
1、教師要把握教的四大原則
①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學會的知識不教。
在新課改的課堂上,往往教師通過組織學生有效合作討論,小組密切配合,積極發揮內部力量,充分調動學習熱情
②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不教。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處在繁重學習中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本解讀時不得照本宣科,應依據教學實際進行整合、增刪、包裝。
③學生自己通過努力探究能得到的知識不教。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善于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主學習、探究空間,注重培養他們的能力與習慣。
④不能啟發學生思維的不教。
師生對話的平等性,積極平等的氛圍能調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迸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思考,對話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揚。永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綻放著思維的火花,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維拓寬而且延伸。
2、變知識的傳授為能力的培養
①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自主能力。
②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學習中互幫互助、群策群力。合作中,學生廣泛參與,深入交流彼此的思考,情感與經驗,把知識拓寬,把思維力向縱向延伸,合作中自然體現了多學少教。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不僅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還與語文知識教學需要相一致。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優勢,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吧俳潭鄬W”教學思想是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愿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實際的工作中,切實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做到“少教”,讓學生“多學”,構建“少教多學” 的高效課堂,真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結語:
總之,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的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教給學生學習一類文章的方法,同時,通過教學評價有效的激勵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構建少學多教的活動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提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整體的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段明琳. 互聯網時代高中語文“少教多學”教學方法的探索[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0:50-52.
[2]孫凱燕. 淺議高中語文教師應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少教多學”[J]. 教育教學論壇,2012,34:199-200.
[3]張效良. 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少教多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J]. 科技資訊,2012,28:202.
[4]陶玉鑫. 高中語文少教多學課題實施構想[J]. 文學教育(下),2012,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