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建英
摘 要:新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名著教學活動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手段輔助學生解讀教材中名著文本的內涵、吸收其中的文化精髓,進而有效增加其閱讀量,并促使他們從經典文學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斷健全其人格、完善其個性。為了進一步提高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需要以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理念為導向,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儲備更多文學知識,為其全面發展的增添助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有效途徑
名著導讀是初中語文教育系統中的一個基礎模塊,對于發展學生的文學素養、完善其價值體系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指導學生學習各個名著作品及其相關知識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新教材和新理念來設計較為完善的教學方案,并主動引進多元方法輔助學生學習,從而不斷激發他們學習名著、閱讀經典的興趣,引導他們積累更多文學素材,同時進一步豐富其精神和情感世界,有助于使學生在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下實現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繼而不斷增強其人文素養。
1.注重培養學生閱讀各種名著文本的興趣
1.1結合課內文本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名著導讀教學活動之前,應當關注他們對于相關名著文本的興趣,并通過潛移默化地引導將學生帶入閱讀活動中,進而不斷增強該模塊的教學效果。此時,語文老師可以從課內文本出發來輔助學生學習教材中推薦的相關名著,使其在探究所學文本寫作背景及相關的故事情節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有利于使其通過閱讀將各個情節有機串聯起來,進而不斷簡化其學習過程,并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語文老師可以在講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或是《阿長與<山海經>》時為學生補充與名著《朝花夕拾》有關的時代背景信息,由此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主動在課余時間對名著作品進行閱讀和分析,了解除課文以外的其他文本中所述的故事、人物等,繼而不斷增強名著教學的效果,有利于使學生在長期的堅持與積累中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
1.2組織讀書交流分享活動喚醒學生的興趣
為了使學生對相關名著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初中語文老師可以通過組織讀書交流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使他們在分享中互相借鑒、互相啟發,從而產生更加豐富的情感認知,有助于提高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按照計劃閱讀《駱駝祥子》一書,然后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他們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和分享,將個人在閱讀過程中收獲的感悟、體會或是積累的哲理句、好詞好句等展示出來,繼而在活躍的氛圍中不斷喚醒學生閱讀的興趣,并使其通過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表達、分析和總結能力,同時不斷升華他們對于名著的理解和認知,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1.3根據名著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初中語文教師也可以在講授相關的名著章節時從中提取一個趣味性話題引導學生討論,由此督促他們主動去閱讀和分析相關情節的內容,并結合個人生活閱歷、所學知識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驗證,從而不斷增加學生閱讀名著的深度和廣度,有利于切實提高其文學素養。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正、反兩面來分析《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并鼓勵他們依據名著作品來列舉合適的故事情節佐證個人觀點,同時也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選取相關案例作為論據,由此不斷調動學生的靈活思維,同時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參與到閱讀、分析活動中,進而有效提升名著閱讀的教學質量。
2.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名著導讀的教學模式
2.1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理解名著
在名著導讀課上,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模式來激活課堂氣氛,并使學生在直觀、形象的學習環境中更加準確地把握名著內涵、了解名著內容,繼而不斷凸顯教學的有效性。如,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構建視頻情境,將與小說同名的電視劇片斷播放出來供學生觀看,由此使其在動態畫面中對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場景產生直觀印象,并幫助他們理解名著的主要情節、把握其時代背景,進而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2.2使用讀寫結合策略輔助學生感悟名著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名著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引進讀寫結合策略來對學生進行指導,以便使其在讀與寫的練習活動中產生更多感悟,輔助其順利完成閱讀目標和任務。例如,教師可以在講授《昆蟲記》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具體的章節內容進行仿寫,要求其運用生動的語言、詼諧幽默的語句來描述自己比較熟悉的某種動物,并借鑒名著中描寫昆蟲生活習性、器官功能等方法來嘗試寫作,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感受體會等敘述出來,由此進一步提高其文本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強名著教學的實效性。
3.加強方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質量
在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名著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提前教會其必要的讀書方法,由此不斷提升他們閱讀的針對性、目標性和有效性,能夠使其通過自主閱讀充分把握名著內容的要點和重點,進而提高其閱讀質量。比如,教師要在學生閱讀相關名著之前要求他們去搜集和了解該著作的寫作背景、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有關信息等,然后鼓勵他們閱讀名著的前言或是序言歸納和概括該作品的主要內容、寫作特點,之后再要求其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自己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人物、事件逐一羅列出來,由此使其在閱讀中理清名著的主要情節和人物形象,進而輔助增強他們的閱讀效果。與此同時,語文老師也要強調積累的重要作用,要求學生將自己在閱讀名著時收集到的各種語言素材或是文學常識等積累下來,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名著文本的質量。
4.采用科學評價進一步鞏固名著教學成果
教師在教學相關的名著內容時應當關注語言評價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通過優化評價形式、改良評價內容來幫助學生重塑自信,進而不斷增強名著導讀的教學效率。如,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名著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價,著重表揚其優點,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并以此為其他人做榜樣,通過提出建議和指導帶動全體學生朝著更加優秀的方向邁進,有利于進一步規范他們的閱讀學習方法、完善其思維認知模式,由此不斷鞏固名著教學的成果。
5.結束語
立足于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名著導讀教學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提高其比重,另一方面應當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以便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切實提高教學的成效和質量。在此過程中,語文老師還要結合新課改的具體要求,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其在閱讀、分析和感悟中積累豐富的文學素材,并在各種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下不斷完善自身的價值認知觀念,繼而充分發揮名著導讀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燕.重溫經典——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2]于璐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名著教學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2018(27).
[3]雷海琴.“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讀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