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意義。因此,學校應該努力健全勞動教育體系,重視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 勞動教育 實現路徑
小學時期是身心發展和價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勞動態度、勞動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要抓住這個恰當的教育時期進行勞動教育。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可見,我們要全面保障落實勞動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小學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培養尊重勞動的價值觀
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積極勞動的態度和情感,勞動教育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勞動實踐中,學生通過親身勞動體驗,體會勞動的偉大意義及對生活、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在生活中學會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積極參加勞動實踐。
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
通過勞動,可以喚醒孩子頭腦中的創新區域,打破固化的思維方式。在勞動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親身實踐激發創造的靈感,在勞動中思考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在思想和行動的完美結合中,學會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發散性的思考問題,提高自我創新意識和能力。
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
在實際的勞動體驗中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首先,在勞動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及其他勞動者勞動的艱辛,感同身受,學會理解父母、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激發感恩的情感,并學會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同時,在一些公益活動中,收獲別人的感謝,不僅可以感受幫助別人的幸福,也可以激發自己感恩他人的意識。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實際的勞動體驗中,還可以學會很多勞動技能。例如,在簡單的家務勞動中,學會整理房間和個人物品,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還可以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掃地、拖地,可以在班級值日中很好的完成勞動任務;學會洗衣服、做飯,可以提高日后的生存能力。每一項勞動能力培養中,都可以幫助自己很好的適應生活、學會生存。
勞動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
當今社會,由于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造成勞動教育被忽視,學生的勞動意識薄弱,勞動能力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教育不當
在當今的家庭現狀中,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很多事情由父母包辦,整理房間、洗衣服、整理個人物品等,甚至衣服都需要父母提前準備好,這種教育方式會嚴重的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機會和鍛煉的機會,而且很多父母認為勞動是在浪費時間,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學習好,其他事情都不需要做。在這種錯誤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下,導致很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連基本的家務勞動都不會,不會疊被子、洗衣服,不能夠獨立的生活,在家中長期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嚴重的剝奪了孩子的勞動機會。
學校教育缺失
由于大部分學校把精力主要放在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上,重智育的培養,忽視了勞動能力的提高。在學校中學生勞動實踐的機會很少,沒有開設相關的勞動課程,沒有進行相關的勞動教育,在相關的教育評價中,也沒有將勞動教育作為評價的標準之一,逐漸將勞動教育邊緣化。而且,部分教師還將勞動錯誤的作為懲罰的手段之一,導致孩子形成一種“勞動就是懲罰”的極端意識,長期的忽視與錯誤引導,使學生嚴重缺乏勞動意識,缺乏勞動能力。
社會不良思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主流意識的偏離,很多人簡單的認為勞動教育就是體力勞動,輕視體力勞動,認為體力勞動遠遠低于腦力勞動,認為體力勞動是一種較低的職業,錯誤的影響了人們對于勞動相關職業的判斷。社會對于體力勞動的歧視也會直接影響家庭教育,從而影響孩子思想判斷和未來職業選擇,這對于孩子正確勞動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良的影響,也會嚴重影響勞動教育重要地位的形成。
勞動教育的實現路徑
對于學生勞動教育的缺失,在學校中,應通過課程的設置、活動的開展全面的進行勞動教育,讓學生擁有綜合發展的素質,促進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營造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
營造尊重勞動的濃厚氛圍對于順利開展勞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勞動習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課堂教學和教育引導中,應首先幫助學生認識到勞動能力的培養和勞動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和觀察生活,真正體會和感受勞動對于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深遠意義,從而學會熱愛勞動、尊重勞動。
開展勞動課程及活動
在學校教育中,對于勞動課程及勞動活動的開展應予以積極地鼓勵、支持和參與,努力提高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在小學低段還可以開展勞動相關的技能比賽,例如,整理物品、穿衣服、值日清掃比賽等等,既可以激發孩子們勞動的熱情,又可以在愉快的活動體驗中提高勞動技能和勞動方法的掌握。
充分利用主題班會教育
每周的主題班會也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時機。在主題班會的活動中,可以通過身邊勞動榜樣的學習,了解榜樣的偉大勞動故事,學會尊重勞動者,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同時,通過開展班級里的勞動榜樣評比活動,樹立身邊實實在在的學習榜樣,宣傳勞動榜樣,引領積極參與勞動的風尚。
結合特色節日進行勞動教育
在特色的節日主題中,也可以很好的融入勞動教育。例如在五一勞動節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勞動節的來歷,感受勞動人民的偉大,樹立崇高的遠大奮斗目標。在端午節中,可以通過親手包粽子活動,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勞動的獨特魅力。在春節中,可以通過布置勞動任務,和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包餃子,一起品嘗勞動的果實,深刻體驗勞動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陳林.小學勞動教育的路徑及保障[J].教學與管理,2019(6)11-13
2.張繡琴.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及實現路徑[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7)5-6
3.檀傳寶.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是當務之急[J].人民教育,2018(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