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釗
摘 要:農業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農業發展的進程是推動新農村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業植保是建設現代化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主要手段。近些年來,隨著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農作物受自然環境影響大量減產或絕產。提升農業產量和質量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樹立綠色植保觀念,將植保工作貫徹到日常的農業生產中,這樣才能實現農業生產的優質、綠色、安全的目標。本文分析了農業植保的重要性,同時提出相關推進農業植保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農業植保;農業發展;鄉村;新農村建設
農業是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各行業的源頭。我國是農業大國,擁有較多的農村人口,農業產量不僅與農民的個人利益息息相關,而且影響著各個領域的發展,與國家的穩定發展有密切關聯。自然環境與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原因,植保工作是綠色植物保護理念與防治措施的結合,開展植保工作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和產量[1]。近些年來,我國各地區都大力開展病蟲害防治的植保工作,但限于地域條件和事件性質的制約,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改變,對食品安全問題逐漸重視,而使用農藥消滅病蟲草鼠盡管會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農作物生產的過程中會殘留大量的農業,難以保證農作物產品的健康和安全,即便農作物產量可以提升,但是無定法達到增收的效果,影響農業經濟發展。因此,應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加大植保工作的貫徹,進行病蟲草害的監控預警,提供合理的預防病蟲害的措施,在保證農產品質量的條件下促進農業增產。
1 農業植保基于農村建設的重要性
1.1 農業植保能夠促進農業增收
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多種性質的病蟲害,不同的病蟲有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果未能進行及時的處理,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農業植保工作是對農作物所有生長周期進行跟蹤觀察,對農作物病蟲害及時預報,同時根據不同階段病蟲害的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可以促進農業產量增收[2]。
1.2 農業植保能夠減少農作物農藥使用量
農業植保的工作過程中,會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跟蹤觀察,對多發病害進行預報,在通過措施和檢疫處理手段進行防治,從而減少了農作物管理環節農藥的使用量,開展農業植保工作不僅可以保證農作物產量增收,還可以協調農業生產系統間的關系,減少農藥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農業植保能夠提高農副產品的競爭力
隨著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逐漸重視,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也逐漸激烈,綠色農副產品更受到人們的青睞。通過農業植保工作可以減少農作物化學藥物的使用計量,增加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在提高產量的基礎上,增加產品的競爭力[3]。
2 加強農業植保工作的措施
建設生態農業,貫徹可持續發展使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農業植保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就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
2.1 調查當地農業生產的情況
同時更新植保工作技術,嚴格按照綠色植保的要求,規范綠色防控技術,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加大力度倡導物力防控和生物防控技術,如色板幼蟲、殺蟲燈、殺菌燈等[4]。
2.2 植保工作可以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
從而建立生態安全、有質感產的農業生產模式。通過建立高標準的農作物病蟲防治區,采用先進的施藥技術,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藥物,從而減少農藥的用量、污染和殘留,降低藥物對農作物或環境造成的影響。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加強農藥、藥械、施藥過程的研究,加大推廣力度,通過更新設備與技術提高防治的效果。
2.3 農業植保的服務對象主要為農業和農業
因此,開展農業植保的工作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素養,加大業務培訓和學習,優化植保系統建設的基礎,同時,設置先進的設備,確保植物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另外,還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與操作水平[5]。
3 總結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產業,是關乎到所有行業發展的源頭產業,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系統性工程,農業植保在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有這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開展農業植保的過程中,應做好植保工作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機制、生態環境優化等措施,促進農業實現綠色化建設,推動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孫娟娟.淺談農業植保工作在鄉村的重要性[J].農民致富之友,2013(22):90.
[2]趙貞玉,金錦實.農業植保工作在鄉村的重要性[J].北京農業,2014(30):313.
[3]陳國華.農業植保在鄉村的重要性[J].農民致富之友,2016(4):75.
[4]郝炯,李國清.淺談農業植保工作對鄉村的重要性[J].現代農業,2012(6):31.
[5]李懷忠.淺談農業植保工作對鄉村的重要性[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