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敏
摘 要:美工作為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孩子們在美工區中,不但可以鍛煉動手能力和手指的靈活性,還可以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他們的想象力確實無窮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幼兒與生俱來的,因此在區域活動中培養與發展孩子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尤為重要,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美工區的有效融合,巧妙的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工區、多媒體
如今信息技術如此發達,電教設備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每一個教育階段都被廣泛利用,在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中,也要跟上科技時代的步伐,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幼兒的美工區中,首先新型設備能夠讓幼兒耳目一新,激發他們進行的好奇心,提高參與的興趣;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能夠寓教于形,讓孩子更加深切的體會美術這一藝術的魅力所在。相信在多媒體的推動下,孩子在美術活動中,會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一、幼兒美工區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材料比較單一
在幼兒參與的各種活動中,材料的投入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幼兒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點,在他們接觸美工區域活動時,首先最感興趣的不是讓他們畫什么,而是他們第一眼看到的所用到的材料是什么,往往在大多數幼兒園中,在美工區投放的材料比較單一。過于單一的材料對于中大班幼兒開拓美視野,完善美術創作技巧是不利的。
2.缺乏藝術體驗
藝術體驗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幼兒美術教學過程需要建立在幼兒的親身體驗基礎之上。幼兒美術教學的宗旨,不是培養小畫家或者是繪畫機器人,而是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對生活的感悟以及美術創作的靈性。因此以幼兒的親身體驗為基礎,更加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同的生活環境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生活體驗,例如說到家鄉的水果時,山東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蘋果,而廣東的孩子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香蕉。
3.受限于模仿
藝術需要的就是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美工區中,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通過繪畫等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在如今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往往忽視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約束了幼兒思維的發散。一般教師會拿著一個范例讓幼兒欣賞,聽著老師對范例的“認真”講解,描述哪一步開始畫起,以怎樣的順序,教師講解完成之后,幼兒便開始動筆繪畫,下一步老師開始檢查幼兒的作品,并點評道:嗯,小明畫的很不錯,跟范例很相近,你們都應該向他學習,這時候小明臉上露出了笑容。在該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就是幼兒只是模仿老師的范例,沒有應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失去了繪畫教學真正的意義。
二、巧用多媒體,美術妙開
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對其健康成長與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將多媒體融入到大班幼兒中,首先提高孩子參與美術教育活動的興趣,讓他們“樂學”,其次通過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使得美工區域活動從描繪固定物體到現在的栩栩如生,讓孩子在這生動的背景下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達到“善學”的目的。同時,借助多媒體,可以搭建良好的教學平臺,更好地幫助大班幼兒提高美術水平。
1.多媒體融入美術教育提高學習興趣
所謂“樂學”指的就是讓孩子樂于學習,也就是讓孩子在參與美術教育活動使,不是當成任務,而是興趣使然。避免以技能傳授為主的理念教學,應為幼兒創造一個有益于他們進行大膽創作的優質環境。幼兒階段的孩子對色彩、復雜的線條等都比較感興趣,五顏六色、稀奇古怪的東西是吸引他們眼球的,第一天在投放材料時我們在美工區投放了一些靜態的小魚圖片,孩子們的興趣,并不是很濃厚,第二天我們以多媒體為載體,為孩子們制作一張張動態的海底世界畫面,各式各樣的動物在海底游蕩著。通過多媒體應用在幼兒的繪畫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示范案例以動態的形式體現在幼兒的面前,他們能夠對事物了解的更加的清楚,通過多媒體的完美生動呈現,幼兒不但能夠繪畫出好的作品,也能夠提高幼兒的思維創造能力。同時有多媒體的實體顯示,幼兒也不至于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來任意繪畫,他們的思維在一個基點上面被擴散,從而在合理的約束下提高了思維拓展能力,這些都是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所收獲到的最好的禮物。
2.多媒體融入美術教育增強技巧
通過引入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到幼兒美工區域活動中,能夠使本來“死”的繪畫范例生動、活起來,幼兒能夠在多變的活物中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發揮自己充分的想象力來進行繪畫,這些都有助于幼兒對美術的感覺以及理解,從而激發幼兒在美術方面創作的靈感。例如在區域活動《天上的星星》中,我們通過多媒體來引入教學,在美工區域活動開始時,我們給孩子們出示動態的星空,以表情符號替代,這時候孩子們目不轉睛的盯著在屏幕上蹦來蹦去的小星星。看到孩子們一臉凝重盯著屏幕,此時時機一到,我們開始了美工區域活動,星星畫面每停留在一個位置,給孩子們點時間讓他們進行美工區域活動,模擬畫星星。
而當一個星星畫完之后,另一個小鳥又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又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模仿創作,最后我們可以發現,每個孩子紙上的畫面都不一樣,雖然是在跟著模仿,但是在動態捕捉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是繪畫技巧的提高。通過這樣的繪畫主題活動設計,幼兒參加美工區活動的興趣明顯提高了,并且每個幼兒為自己設計繪畫作品,首先他們就完成了在合理約束內進行想象創作的任務,并且同伴間相互玩耍加以更多的創新改進繪畫,樂趣無窮。通過提高幼兒的興趣,將美工區域活動優質化,同時在美工區域活動中提高了孩子的創新能力。
3.多媒體融入美術教育獲得相關經驗
在美工區組織的美術欣賞活動中,僅僅讓幼兒觀賞美術作品是不夠的,會出現不知其然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相應的生活經驗做鋪墊,幼兒就不能與作品融為一體,與畫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能很好地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境和思想內涵,如果有了生活經驗,經歷的體驗,幼兒本身對所經歷了,就會產生一定的情緒的體驗和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當他們見到能表達同樣經歷,體驗的作品時,就能立刻建立起認知的聯系,將當時的情緒體驗遷移到畫中,這樣更容易理解一幅美術作品的意境和畫家的思想。幼兒剛接觸到該畫時,可以把畫上的橫、豎線、交叉的像加號、減號一樣的符號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迷宮、欄桿、草席、竹子、花布……這是抽象畫帶給幼兒的可以自由想象畫家所要表現的巨大空間。為了使幼兒能很好地繪畫基本元素、直線、直角這一抽象組合能構成的自然力量和直然本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從圖庫光盤和VCD、各種紀錄片等聲像資料中剪輯選取合適的片斷等手段,收集到腦海中思路有關的人、動物以及景色等等制作成一段VCD播放課件,補充給幼兒不易關注(如:朝夕相替,花草樹木的盛開,凋零)感受到生活的情景,使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很快就感受到這些線條和直角就是抽象的人、花草樹木、太陽月亮的相替,情意濃濃的場景。
美工區域活動為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對培養鍛煉孩子的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本文通過引入多媒體技術以及豐富美工區域活動材料,在多元化背景下培養與提高了孩子的創新能力以及藝術體驗。在本文的實踐研究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有待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深入探究,針對多媒體的有效利用,我們還停留在教師運用這門技術來提高孩子興趣、體驗方面,而后續我們可以深入探究如何讓孩子參與到多媒體課堂的設計當中來,有效的建設園本課程。
參考文獻:
[1]沈冰倩.融合多媒體技術,優化幼兒園美術教學[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