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還能夠讓學生在運動的同時減緩各種學習上的壓力和緊張氛圍,使學生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體育來源于生活,作為體育教師在體育中應采用生活化方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思想,應該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體育方面的技能,在競技運動活動中滲透生活化的元素,同時也要引領學生多參加生活中的體育運動,讓體育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成為學生茁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生活化;開發;創新;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體育教學的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要能夠關注學生的生命意義與生活價值。這就意味著體育教學要來源于生活,最后還要回歸到生活。體育鍛煉并不只是為了選拔人才,也并不只是為了比賽和競技,而是為了提高全民的體育素質,讓體育生活化、常態化。要想真正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就要從平時的體育教學開始做起。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讓體育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體育教學更加生活化。
一、創設生活化的體育課程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來自己組織和設計教學課程內容,教師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效,創設生活化的體育課程就是讓體育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相接近。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的各個不同環節,在課堂伊始,教師要引領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在每節課結束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愉悅的放松運動和小韻律操,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緊張的學習得到有效有力的緩解。
作為一名農村體育教師,不僅要在自己的教學環境上進行不斷改善改變,還要將體育教學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要不斷創新和采用更好的適合學生體育能力發展的教學方式,不斷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共同進行體育方面的鍛煉,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讓學生愛體育、愛運動。
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加入新的有活力的教學元素,不斷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一些體育教學中專業的教學知識通過小視頻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上,會使學習更加直觀,也更加有趣。
二、開發生活化體育教材和體育器材
要想使體育教學更加的生活化,就必須能夠聯系學生生活來開發具有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教材和相關的體育方面的小器材。
要想開發貼近學生生活的體育課程,就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們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學習體育方面知識的源泉和基礎,如果教師不能將體育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結合,那么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會是無用而空泛的,起不到實際體育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聯系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引導學生將自身的體驗感悟與學習體育知識相互結合,讓孩子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體育真有趣、體育很有用。
除了生活化的體育教材還要有生活化的體育小器材,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親手制作一些小的運動和游戲器材。例如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廢棄的易拉罐和礦泉水瓶制作投擲球,利用家里的廢布制作小沙包,利用柳條編制投球筐等等。這樣的制作不但豐富了學校的體育運動器具,而且還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運動興趣,用自己親手做的體育器具來進行體育運動學生會有一種自豪和滿足感,提高了體育教學的生活化。
三、營造生活化的體育活動氛圍
教學中要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體育教學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好奇心,了解學生的喜好創設和開發有關體育的小游戲,促進學生更加更好地進行深入學習。例如我在領學生練習跳遠之前做了“青蛙跳”這個游戲。我讓孩子們都來當莊稼地中勤勞的小青蛙,教給孩子們“跳”的方法,孩子們很認真的學習,并且高興的蹦來奔去,真的成了快樂的“小青蛙”。還有我在教學“投擲”課程的時候,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機械的分解講解“投擲”的動作和姿勢,而是讓每個孩子都準備了一個小口袋或小球,共同分組來做投擲的比賽,并且開展這方面的比賽。孩子們興趣高漲,都能夠積極踴躍的參加。我在學生們做游戲之前布置了觀察和思考的小任務: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其他同學投擲時的動作,并且思考如何才能夠投得準確?這樣同學們在游戲的同時也進行了觀察和思考,這樣游戲結束之后每個小組的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又在同學們總結了好方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總結,并且肯定了同學們正確的方法。
就這樣通過在游戲中思考,在思考中改進、提升,最后又能夠把好的經驗和方法運用到實踐當中,使體育學習變得更有趣味了,同時也真正的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孩子。
四、競技運動中滲透生活化元素
以往我們的運動會項目幾乎就是單純的比賽,主要以“跑”為主,如100米跑,200米跑,最多的可能達到1500米跑,這樣的項目比賽主要是看學生平時的體育素質,是為了競技。而現在我們的運動會當中增加了很多生活化的項目,如“二人三足”、“托球跑”“秋收”等等既有趣又很生活化的項目。這樣在比賽時,不會讓一些體育素質不好的、取不上名次的學生感到失落,而是感到體育很有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許多好的品質,如“二人三足”除了比速度之外,還培養了孩子們與他人的協作精神、只有兩個人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夠成功。“托球跑”則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耐力、平衡力。“秋收”是把學生日常的語文、數學與體育結合起來,如跑到一段路程,要收途中的“玉米”或“果子”,玉米和果子上就是讓學生計算的數學題或要拼寫的生字等題目,學生解決了問題才能夠拿著收獲的果實跑到終點。
像這樣在運動中滲透了生活化的、趣味化的項目使學生們更加喜愛運動,使每個孩子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引導多參加生活中體育運動
我們不但要在體育課上引導學生做運動,就連日常生活中也要讓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了“我運動、我健康”的意識,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們早晨晨練、晚上跳廣場舞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到那種積極向上、蓬勃的生命力。確實只有把運動變為一種習慣、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所以,我建議可以讓學生也養成一種日常鍛煉的好習慣,讓學生每天利用晨起或放學的時間進行一些自己喜愛的運動。近幾年黑龍江日報、哈爾濱生活報等社會團體經常會組織公益的“徒步大賽”活動,利用的是休息日、所選的路線也是群力新區或太陽島等好的徒步路線。我認為引領學生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運動意識,運動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們的視野更開闊、身心更健康。
總之,我們要把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體育運動融入于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愛上運動、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中國學校體育2002.1.
[2]丁丹英.體育課實施游戲教學之策略[J].小學時代:教師,2012(5):85.
[3]莫磊.體育課程的問題與思考中國學校體育2007.10.
[4]王萍.小學體育教學策略初步探索[J].教師,2013(25):110.
[5周志雄.體育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體育教學2008.11.
作者簡介:
王佰元、1972年3月、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所在單位:哈爾濱市道里區新發中心學校、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多年來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力求改革創新,不斷深入探索和研究體育教學如何更加生活化,讓體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生活化體育氛圍中習得體育技能,提升體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