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鈞
摘 要:針對目前高速公路工程實驗檢測工作的質量控制問題,文章從實踐角度出發,分析了高速公路工程實驗檢測技術運用的現狀,并提出了優化控制的方法對策,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只有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入手,才能在遵循既定規范標準與材料設備適用的情況下,保證實驗檢測工作的開展質量。
關鍵詞:高速公路工程;實驗檢測;質量控制
引言
在國內高速公路業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進程中,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規模也在逐步擴展。在此過程中,所包含的試檢環節,可對高速公路建設施工質量做出全面把控,以此為廣大民眾的安全出行創造良好條件。然而通過對現階段情況的分析了解到,高速公路試檢過程還是呈現諸多問題,這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到高速公路建設過程的高效進行。所以,就需要提高對試檢問題研討和處理的重視程度,以此促進高速公路業的持續穩步發展。
1 高速公路工程實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問題
1.1 實驗檢測實際操作與相關要求不符
作為具有專業性與系統性的工作內容,高速公路工程的實驗檢測,應將結果科學性、及時性以及準確性,作為控制重點。而此目標的實現,要求實驗檢測人員要與工程所處的規范標準環境進行結合。然而,實際操作過程,相關人員卻未認真執行這一工作原則,導致檢測結果未能充分表現出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設真實質量。
1.2 實驗檢測技術與設備使用不配套
現階段,高速公路工程的實驗檢測工作,需要與諸多技術設備相配合,才能保證實驗檢測結果的真實可靠性。然而,隨著設備技術市場環境的多元化發展,導致技術的有效性與設備運行的精確性無法得到控制,這就對檢測過程操作的合理性帶來的負面影響。此情況,實驗檢測技術人員可按照高速公路工程的實驗檢測要求落實操作內容,即根據一定比例來縮小處理措施運用程度,繼而控制誤差。但技術人員在執行要求過程中,存在盲目根據自身工作經驗的情況,降低了實驗檢測技術運用的針對性。此問題情況下,實驗檢測技術與設備的運行存在不配套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結果使用的正確性。
1.3 實驗檢測技術操作水平低下
就目前來看,高速公路工程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實驗檢測人員的操作水平低下,影響了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該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實驗檢測人員不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這是因為施工單位并沒有制定嚴格的責任制度,沒有對實驗檢測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這也造成實驗檢測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懶散,而一旦出現責任,施工單位又很難找到具體的責任人;其二,實驗檢測人員的操作水平較低,其不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在實驗檢測過程中也沒有按照規定的流程來操作,更沒有考慮到高速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從而造成實驗檢測結果不準確,給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
2 高速公路工程實驗檢測問題的質量控制措施
2.1 車轍實驗檢測技術
目前,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汽車車型的設計使用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就為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使用的質量控制工作增加難度。特別是超載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使用的壽命。此問題情況,也會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然而,隨著車速過快或是急剎車問題現象的頻繁發生,高速公路工程很難在良好的使用環境下進行耐久性控制。當發現問題后,應及時進行處理,以避免處于正常運行使用狀態的高速公路工程耐久性受到影響。車轍實驗檢測技術的運用,被劃分為兩種,即人工檢測與自動檢測。這里的人工檢測應將檢測竿設置于車轍上方,并以橫跨狀態來測量橫竿的間距與車轍底部,進而得到車轍的具體深度。此測量過程,只需采用直尺就可完成實驗檢測工作。
2.2 擊實實驗檢測技術
該技術的運用直接決定了高速公路工程的運行使用是否處于順暢運營狀態。當采用此技術找出高速公路工程運行使用的薄弱環節后,就可通過提高填土的密實程度、控制高速公路所處土質環境的壓縮性,來降低路基路面結構的透水性。經實踐證實,擊實實驗檢測技術,可劃分為輕型擊實與重型擊實兩種。區分其不同的是,作用環境的粒徑差異。技術人員應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如小于5mm的土壤環境,則應采用輕型擊實實驗檢測技術;如土壤粒徑在20mm范圍內,則應采用重型擊實實驗檢測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的干濕程度,也會對擊實實驗檢測技術的運用效果帶來影響,因此,技術人員應將壓實度效果作為重點控制對象。即當土壤環境較為干燥時,應對其進行碾壓與夯實處理,以在控制好含水率的情況下保證實驗檢測技術運用的質量效果。以高速公路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層的壓實度檢測,實驗檢測工作的開展應通過鑿開檢測點來保證鑿開直徑與灌砂筒的一致性,進而將深度確定為測定厚度的圓洞。如此,在對檢測點進行開鑿處理時,不僅保證了鑿出材料的完備效果,還可對總體材料的質量進行稱量,進而測出含水量。而后,當灌砂結束后,要對洞內的砂重量進行稱取,進而根據既定的公式要求計算出水泥穩定碎石層的壓實度。
2.3 探地雷達檢測技術
作為一項特高頻電磁波發射與接收的技術內容,其工作原理為,借助高頻電磁脈沖波,利用其發射天線轉化為寬頻帶短的脈沖傳入地下。由于在地下傳播中會經過不同的電性介質而發射不同的雷達波,因此,被地面的接收天線接收,繼而獲取實驗檢測目標的信息數據。而后,實驗檢測技術人員就可對獲取的數據信息結果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判斷,最終推斷出高速公路路基和基層等情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驗檢測技術應用的準確性,是保證高速公路質量防控工作開展效用的關鍵。為此,相關人員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最具效用的實驗檢測技術。如,人工檢測應將檢測竿設置于車轍上方,并以橫跨狀態來測量橫竿的間距與車轍底部,進而得到車轍的具體深度。如此,高速公路工程路面狀況的控制研究人員,就可根據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質量效果控制。
參考文獻
[1]顏艷.高速公路試驗檢測中常見問題及具體解決方法[J].山東工業技術.2018(04)
[2]李金鑫,徐彥鵬.高速公路試驗檢測常見問題概述[J].山東工業技術.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