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巖
摘 要:統計學是目前農業氣象工作中最有效并廣泛應用的研究工具,農業氣象統計比一般生物統計和氣象統計有著更廣泛的內容和應用更復雜的特點。農業氣象業務技術是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農業氣象業務技術的研發一直是國家級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的核心工作。近年來,國家級農業氣象業務技術已逐步邁向精細化、定量化,涵蓋了農業氣象監測評價、作物產量預報、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與影響預報、農用天氣預報、農林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等級預報等諸多領域。
關鍵詞:統計;農業氣象;應用
農業氣象學是農業科學與氣象科學相互融合、滲透進而產生的交叉學科。它是研究氣象條件與農業生產相互作用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農業氣象學的主要內容既包括研究農業生產對氣象條件的要求和反應,以及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又包括研究農業生產對氣象條件的反饋影響,從而不斷揭示和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氣象問題。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數據等手段,推斷研究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研究對象未來情況的一門綜合性科學。統計方法是目前農業氣象科研和業務中應用最廣泛的工具。
1 概述
農業氣象觀測與軟件操作基數統計程序(AgMOReview)基于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軟件(AgMODOS V1.6)運行環境及系統參數、數據庫、組件等資源開發的縣級觀測臺站業務運行模塊,實現業務觀測人員及臺站開展農業氣象觀測基數和進行測報系統軟件操作基數的統計,提供月度、年度分析報告,供臺站與省級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評估使用。
2 統計原則
①依托農業氣象測報業務系統(AgMODOS),對其各數據庫中出現的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和畜牧氣象逐項觀測項目分類統計其出現次數,并按其操作人員分別對應統計到“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和“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表”。②根據枟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枠和枟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辦法枠評分標準,對“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和“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表”中出現的每個項目下每個觀測員的觀測次數進行基數統計(基數合計=基數標準×觀測次數),最后統計出本站觀測次數和基數合計。③觀測基數按月或年基數統計設置。
3 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設計
1、作物生育狀況觀測。發育期、生長狀況評定、植株密度、產量因素、生長高度、產量結構分析、田間取樣、地段實產、地段說明、田間工作記載、農業氣象災害觀測、大范圍災害調查、植株葉面積分析、灌漿速度、植株干物質重量、農業氣象條件鑒定、大田生育狀況調查項目按照枟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繪制觀測地段綜合平面示意圖,繪制觀測地段分區、各測點分布示意圖,由于不在測報業務軟件(AgMODOS)中出現,無法由系統自動讀取,采用人工交互方式實現基數統計。特殊情況:出現“分蘗盛期”“有效分蘗終止期”“開花盛期”“吐絮盛期”時,分別統計基數。一種作物的某一個發育期只統計一個生長狀況評定基數,但盛期、末期也進行了生長狀況評定的,不再進行基數統計,屬錯誤信息。旬末的“未”統計基數,但旬末以外的“未”不統計基數,1份作物報表僅統計1次產量結構分析基數,具體基數數量由作物決定,稻類80、麥類72、玉米64、高粱40、谷子48、棉花88、大豆64、油菜48、花生64、芝麻48。產量結構分析單項不統計基數。
2、土壤水分觀測。土壤水分測定、干土層厚度、地下水位、土壤凍結解凍、滲透深度、土壤水分變化評述、地段說明按照枟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土壤容重測定、凋萎濕度測定、田間持水量測定、土壤剖面登記由于不在測報業務軟件(AgMODOS)中出現,無法由系統自動讀取,采用人工交互方式實現基數統計。
3、自然物候觀測。氣象水文現象、氣象水文現象分項、木本植物物候、草本植物物候、候鳥昆蟲兩棲類動物始見絕見始鳴終鳴、植物地理環境、物候分析按照枟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
4、畜牧氣象觀測。牧草發育期、旬末發育期巡視、牧草生長高度、草層高度、再生草草層高度、采食度評價、草層狀況評價、家畜采食率概算、灌木半灌木密度、灌木半灌木覆蓋度、牧草分種產量、再生草產量、灌木分種產量、牧草災害、牧草大范圍災害調查、畜群基本情況調查、家畜羯羊重調查、家畜膘情等級調查、家畜災害觀測、家畜大范圍災情調查、牧事活動調查、牧草影響評述、家畜影響評述、觀測地段及放牧場說明按照枟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觀測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
4 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基數統計設計
1、作物生育狀況觀測。發育期、植株密度、植株密度基準測量、產量因素、生長高度、產量結構分析、產量結構分析單項、田間工作記載、農業氣象災害觀測、農業氣象災害調查、植株葉面積測定、植株葉面積分析、灌漿速度、植株干物質重量、農業氣象條件鑒定、大田生育狀況基本情況、大田生育狀況觀測調查、地段說明、紀要按照枟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測報軟件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生長狀況評定不單獨統計基數。
2、土壤水分觀測。土壤水分測定、土壤水分分析、干土層厚度、地下水位、土壤凍結解凍、降水記錄、灌溉記錄、滲透記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常數、土壤水分變化評述、地段說明、紀要按照枟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測報軟件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
3、自然物候觀測。氣象水文現象、氣象水文現象分項、木本植物物候、草本植物物候、候鳥昆蟲兩棲類動物物候、植物地理環境、物候分析、重要事項記載、植株受害情況按照枟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測報軟件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
4、畜牧氣象觀測。牧草發育期、牧草生長高度、草層高度、再生草草層高度、覆蓋度草層采食狀況、灌木半灌木密度、灌木半灌木覆蓋度、牧草分種產量、灌木分種產量、牧草災害、群畜基本情況調查、家畜羯羊重調查、家畜膘情等級調查、家畜災害觀測、牧事活動調查、牧草影響評述、家畜影響評述、觀測地段及放牧場說明、紀要按照枟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應用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枠基數統計標準,對各對應數據庫中出現次數進行分析統計,并輸出到“農業氣象測報軟件基數統計表”各觀測員名下。
農業氣象觀測與軟件操作基數系統AgMOBase的建立,首次建立了基層臺站農業氣象觀測基數、農業氣象測報軟件操作基數統計軟件系統,實現了在日常農業氣象測報軟件運行業務下,自動完成基礎業務中農業氣象觀測質量考核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建國,邊中生.河南省小麥干熱風發生規律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7,16(1):59-64.
[2] 劉麗香,吳承禎,洪偉.河南省小麥白粉病時空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6,36(4):10-15.
[3]成林,張廣周,陳懷亮.華北冬小麥-夏玉米兩熟區干旱特征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5,37(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