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水泥石礦一米頭部改造項目,解決了近三十年清理淤泥的問題,大大減少了崗位工的工作量,也解決了多年遺留問題。起到了節能增效的作用。
關鍵詞:一米;技術改造;項目
一、項目背景
近三十年來,水泥石礦一米皮帶頭部淤泥問題十分
重,給崗位工增加了繁重的體力勞動,清理淤泥問題亟需解決。若仍然如初,在清理淤泥過程,就必須關閉設備,影響生產,降低設備運轉率,錘破錘頭磨損消耗大,錘破電單耗高居不下。根據上述情況,技術改造迫在眉睫,因此,本公司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三十年疑難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二、項目內容
一米皮帶頭部改造,在原來輸送帶帶速1.6m/s,電機轉速1450轉/分的基礎上,首先我們考慮在頭部加長一個接淤泥用下料漏斗,在與下層皮帶相連接,皮帶面與石料淤泥下掉問題,增加一個3000mmx1500mm圓孔?45mm長方形重型篩,進行篩分,來解決皮帶料大,小于?43mm碎料,通過漏斗與淤泥漏斗匯合,一同進入下層B800皮帶,運送到成品倉內。
三、效益與社會貢獻
通過一米皮帶頭部進行技術改造,使崗位工減少了工作強度,增加了生產產量。由原來設備運轉率的75%,提高到改造后的87%。錘式破碎機電耗由原來的1.035kwh/t,降低到現在0.88kwh/t,電耗降低0.1163元/噸,按300萬噸/年計算,降低34.875萬元/年,通過改造錘破錘頭消耗下降0.0045元/噸,全年下降13.5萬元,增加經濟效益。同時節約用電46.5萬kwh/年,為國家節約了電能源,創造了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通過此次技術改造,即減輕了崗位工勞動強度,也提高了經濟效益,并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為節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亞軍. 天津市水泥石礦的技術改造,是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A]. 中國水泥協會.第六屆中國水泥礦山年會暨水泥礦山產業延伸節能減排技術論壇會議文集[C].中國水泥協會:中國水泥協會,2012:5.
[2]付忠凱.淺談水泥石破碎系統的技術改造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1(29):120.
[3]探析礦山企業的生產外包模式[A]. 任宏.現代露天采礦裝備現場研討會論文集[C]. 2010
[4]礦山企業提升培訓費使用價值的思考與探索[A]. 李愛琴.中國礦業科技文匯—2014[C]. 2014
[5]淺析設備精細化管理在礦山企業降本增效中的作用[A]. 李紅剛,白學勇,段書發.第二十三屆遼魯冀晉粵川京七省市金屬學會礦業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2016
作者簡介:劉德軍(1978.10-),男,漢,天津市薊州區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露天礦開采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