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春梅 姚雪梅
產后出血是分娩時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指孕產婦在產后的24h內,順產患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剖宮產患者出血量大于1000mL的現象,嚴重者容易引發孕產婦死亡。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觀念的改變,仍有部分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較為缺乏,人工流產發生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極易損傷子宮內膜,造成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甚至兇險性前置胎盤,從而增加產后出血發生率。臨床對于產后出血的治療堅持以預防大于防治的理念,早期預防產后出血,減少產后出血量,從而改善預后。
1.妊娠期一般護理及指導
指導孕婦保持舒適體位,并掌握不同體位對胎兒與自身的影響;告知產婦飲食與胎兒生長發育間的關系,指導孕婦進食營養豐富、種類多樣易消化飲食;對孕婦的胎動情況詳細觀察與記錄,特別是妊娠晚期者,其胎動情況與胎兒的成活情況間有著密切聯系;積極與產婦溝通,指導產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接受產檢,通過播放音樂等方式使產婦轉移注意力,緩解負性情緒;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講述胎心監護有關知識,提高認知水平,充分了解胎心監護對胎兒的評估作用,可觀察胎兒胎心功能、胎盤功能、以及胎兒缺氧情況等;對孕婦情況準確評估,檢測身體指標,并詳細記錄服藥情況,包括最晚服藥時間、服藥種類等,對產婦中樞神經抑制類藥物使用情況詳細了解;護理人員需保持熱情的態度與孕婦溝通,向孕婦介紹醫院環境,包括監護室情況、醫療設施、醫療團隊等,促進孕婦依從性提高,積極配合有關檢查。
2.產檢及胎監
做好產婦的身體多項指標的觀察,包括產婦的心率、血壓等,以及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對胎兒在宮內情況的一種檢測,能夠對胎兒宮內生理活動全面了解,并檢測胎心頻率。當下,臨床在監測胎兒的胎心情況時必要時可使用應激試驗,有效觀察與處理胎兒異常情況,確保胎兒宮內安全,盡力避免發生分娩不良事件,降低對產婦不利影響,安全性高。同時,胎心監護的操作簡單,使用頻率高,可準確、直接評定胎兒在宮內的情況。
3、產程護理
第一產程,護理人員向孕產婦講述分娩有關知識,強調自然分娩好處與優勢,耐心與產婦進行溝通,鼓勵孕產婦,消除其負面心理與不良情緒,使孕產婦保持良好且平靜心態待產,同時拉近與產婦之間的關系。向孕產婦介紹醫院有關情況,其中包括住院環境、醫療團隊等,使孕產婦消除恐懼心理。指導孕產婦的合理運動,可通過慢走等運動促進產程順利進行。指導孕產婦減輕分娩疼痛技巧,如呼吸減痛、自由體位減痛等。鼓勵產婦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食物,確保分娩過程精力與體力充足。在產婦進入產室以后,助產士陪伴,監測胎心,每15-20min一次,再2-4h內電子胎心監護1次,根據胎心監護情況實施吸氧等措施,若胎心異常,積極評估其狀況及原因,及時宮內復蘇,如無緩解則積極實施剖宮產終止妊娠。觀察宮縮情況,若宮縮乏力需必要時實施人工破膜,或予宮縮素調節宮縮,從而縮短產程。在活躍期,每1h進行一次肛診,掌握宮口擴張、胎頭下降等情況,動態評估管理干預產程,促進成功分娩。
第二產程,鼓勵并支持孕產婦,講述愉快話題或播放輕音樂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感,主動握住孕產婦的手,使其樹立自然分娩自信心,并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心與支持。同時對于孕產婦的疑問及時給予解答,并觀察臨床癥狀,監測生命體征各項指標,向孕產婦講述分娩進程。評估是否需要行會陰切開,適時行會陰局部麻醉后行會陰切開、保護會陰、協助胎先露娩出等助產分娩,避免嚴重軟產道裂傷導致產后出血。
第三產程,在胎兒前肩娩出后,立即常規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縮宮素10U積極預防產后宮縮乏力而致的產后出血,協助胎盤胎膜完整娩出,必要時行胎盤人工剝離。在胎盤娩出以后,檢查胎盤的完整性,如考慮胎盤胎膜殘留則及時清宮操作,動作輕柔,避免過度清宮。在產后實施常規宮頸與陰道檢查,對于軟產道裂傷實施縫合,避免血腫。產后加強營養指導,促進體力恢復,減少產后出血發生。
4、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治療
宮縮乏力產后出血常先采用積極使用卡貝縮宮素、麥角新堿、欣母沛等宮縮劑促進子宮復舊減少出血,如經使用藥物無效則可采用宮腔填塞紗條、宮腔球囊填塞、子宮動脈結扎術、背帶式縫合等技術聯合治療,甚至在危及患者生命時需行子宮切除。宮腔紗布或球囊填塞其具體操作為:(1)宮腔填塞紗條聯合治療:在剖宮產術后,使用縮宮素靜脈滴注,取縮宮素20U與500ml葡萄糖(濃度為5%)混合。取宮腔紗條或宮腔球囊對宮腔、子宮下段進行填充,并鉗夾紗條另一端,由宮頸管送至陰道內,并逐步填塞宮頸管宮腔下段,子宮切口周圍,最后縫合。(2)子宮動脈結扎術聯合球囊壓迫治療:在剖宮產術中使用縮宮素靜脈滴注,取縮宮素20U與500ml葡萄糖(濃度為5%)混合。胎盤剝離以后使用明膠海綿,并連接引流袋,根據宮腔大小注射60-90ml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9%),直至球囊膨脹,并對宮腔進行填充,若感到推注壓力,需停止注入,需停止注入,觀察患者出血情況,術后B超監測,了解剖宮產切口情況,以及球囊與宮腔壁的貼合情況。宮腔填塞球囊為產后出血常用治療手段,通過使用球囊對子宮壁進行擠壓,使子宮感受器在刺激下激發宮縮,且對胎盤剝離面進行壓縮,配合使用縮宮素,從而減少產后出血量,但其效果個體差異大。子宮血流量以子宮動脈為主要來源,對于妊娠子宮,約有90%血流來源于子宮動脈。子宮動脈結扎術聯合球囊壓迫治療產后出血時,結扎子宮動脈上行,積極使用宮縮劑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從而實現壓迫血竇止血。同時,子宮下段由于基層較薄,前置胎盤極易發生出血,在宮腔內應用球囊對子宮下段實施壓迫,可有效達到止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