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萍
心肌梗死,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詞,近年來在各大媒體的“宣傳”下,人們已經對心肌梗死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心肌梗死是多么的“恐怖”,而且每到每年的秋天和冬天,患心肌梗死的病人就會明顯增多。大家都知道,未知的事物是最可怕的,既然心肌梗死如此可怕,那么它有什么征兆嗎?它在來臨之前,對患者來說是完全未知的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心肌梗死在發生之前的五大征兆。
一、什么是心肌梗死
雖然大家可能已經對心肌梗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筆者覺得還是有必要為大家解釋一下心肌梗死在臨床上的含義,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以便大家在理解心肌梗死五大前兆時更通透。其實,心肌梗死就是冠狀動脈閉塞之后,供血中斷,導致的部分心肌細胞由于持久性嚴重缺血而出現的壞死,在臨床上又將其稱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往往會感到胸骨后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同時身體溫度上升、紅細胞沉降率變快、白細胞增多以及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強,心電圖有進行性的改變,這些癥狀會使患者出現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心力衰竭,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
二、心肌梗死發生之前的五大征兆
征兆一、劇烈的疼痛
其實,心肌梗死在發生之前最突出和顯著的癥狀就是疼痛了。其實,臨床上并沒有確定出準確的、可以誘導心肌梗死發作的誘因,因為心肌梗死常常發生在患者比較安靜的狀態之下,無論是出現疼痛的位置還是疼痛的性質都與心絞痛極為相似。但是心肌梗死疼痛的程度比心絞痛更為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甚至誘導患者疼上幾小時或幾天,就算患者服用硝酸甘油類藥物都不能對其進行緩解。患者常常會有焦躁不安、冷汗等癥狀,同時伴有恐懼感和瀕死感,還有些患者可以在沒有感受到疼痛的情況下患發心肌梗死,起病時就出現急性肺水腫或休克的癥狀。
征兆二、休克
在患發心肌梗死的病人當中,有兩成會出現休克的征狀,休克大多在病人起病的幾小時后或是一周之內出現,休克的病人皮膚冷濕、臉色蒼白、焦躁不安、脈搏微弱,血壓有下降跡象,嚴重時甚至會暈厥,要是病人只是出現血壓下降的征狀,而沒有其他臨床表現,那么就可判定其為低血壓狀態。引發休克的主要原因有:①患者心肌在受到比較嚴重的損傷之后,導致左心室的排出量迅速下降,即臨床上所說的心源性休克;②胸痛過于劇烈使患者出現神經反射性的周圍血管擴張;③患者出現大汗、嘔吐、攝入不足等不良征象,最后造成血容量不足。
征兆三、心律失常
許多患發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發病之前都會出現心律失常的癥狀,一般來說心律失常會發生在心肌梗死起病之后的一周或兩周內,常見為室性心律失常最多,例如室性早搏等,出現該癥狀的病人常常有心室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的表現,這樣的表現可使他們猝死,還比較常見的征象為束支傳導阻滯或房室傳導阻滯,但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發生的概率比較低。
征兆四、心力衰竭
很多病人可在心肌梗死發生之前出現心力衰竭的征象,因為心肌梗死時心臟收縮的能力大不如前,而且不協調,所以在疾病起病最開始的那幾天很容易有左心衰竭的急性癥狀,出現該癥狀的患者會有不能平臥、呼吸困難、煩躁、咳嗽等表現,情況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急性肺水腫,身上出現明顯的紫紺,同時咳出量比較多的粉紅色泡沫樣痰,疾病后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右心衰竭的癥狀,如果是右心肌梗死的患者,那么在疾病開始時就會有右心衰的表現。
征兆五、全身癥狀
患者可能會出現比較顯著的全身性癥狀,其中包括了白細胞數量增多、心動過速、發熱、紅細胞沉降速度加快等,因為患者部分心肌細胞因缺血而壞死,機體在吸收這些壞死組織的時候就會產生全身性癥狀,這些癥狀一般在患者出現梗死的一天或兩天之內出現,發熱患者的體溫將一直保持在三十八攝氏度左右難以退卻,但是卻很少超過三十九攝氏度,發熱癥狀可以持續一周之長。
以上就是對心肌梗死的概念的解釋以及對心肌梗死五大前兆的介紹,相信大家在閱讀完上文之后,已經對心肌梗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了心肌梗死五大前兆的具體內容,希望有心臟問題(冠心病等)的人在生活中多注意休息,經常鍛煉,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酗酒,戒掉煙草,注意勞逸結合,不要暴飲暴食,如有便秘癥狀要及時給予措施進行緩解,不要有太過激動的情緒,天氣冷的時候注意保暖,定期接受正規的體檢,如果有不適癥狀,立即就醫,來預防心肌梗死,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