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供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強調創設數學情境,以“問題”趨動教學,形成“情境―問題”學習鏈,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北師大新版教材編寫有一定的模式,每小節內容一般是一課時或者兩課時,突出“情境+問題串”的模式。因此要把教材與學生結合起來研讀每一課時,針對具體課例,通過“問情境、問問題、問學生”實現對教材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課例研究具有固定的流程,了解其中的 要點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課例。
關鍵詞:計算思維;情境;問題串;課例研究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數學的基本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從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出發,通過培養小學生的計算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計算的方法,并最終構建出相應的情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掌握解決問題的簡單方法,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繼而提升他們的數學水平。
創設“情境+問題串”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鮮明的目的,它摒棄了傳統的“問答式+單項訓練”這種支離破碎的分析講解和名目繁多的習題訓練,以生動鮮明的形象,讓學生身處具體場境;以真切的情意,去感召學生;以深刻的內涵和蘊意去啟迪學生,變抽象枯燥的教學為妙趣橫生的活動,有利于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把這些典型課例的亮點展現給大家,供大家研究學習,會對數學教學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課例研究就是對教師上課的過程展開的研究。和一般的“看課”、“磨課”不同,課例研究有固定的流程。一般來說,課例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課例研究的基本步驟
每一個步驟具體該如何開展呢?我們可以結合案例來一起學習。
(一)如何確立課例研究的選題?
確立課例研究中的選題,可以從是否源于現實、是否源于反思、是否具體可行、答案是否開放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思考。
(二)如何進行設計教案?
設計教案,確切地說應該是教師合作備課。合作備課是每位老師都深度參與、共同碰撞,每位老師都成為設計者式的合作。在合作設計教案時應盡量采用三欄復線式教案。這種教案分為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這種復線式教案促使教師關注學生反應,也有利于課后進行反思。下圖所展示的《圓的面積》的導入部分是一個復線式教案的樣式。
(三)如何進行教學、觀課?
這個環節是課例研究的中心環節,通過課堂觀察所收集到的資料,既是判斷課堂教學效果的依據,又是下一階段集體反思中對教學進行反思和重新規劃的基礎。課堂觀察工具可以是不同的量表:比如學生行為評估表、教師身體語言評價表等。也可以是照相機和攝像機,將課堂全程拍攝下來后,再人工轉錄為文字,進行深度分析。還可以是教師自行設計開發的觀察表格,比如課堂觀察的重點是不同區域學生課堂參與的情況,那么可以制作一張座位表,同時統計不同學生回答問題的頻次。
(四)如何進行集體反思?
集體反思是教案設計者、課堂實施者和課堂觀察者坐在一起,基于教案和教學實施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后研討,并提出未來教學改進建議的重要環節。應遵循如下流程:
第一,觀察者向執教者匯報“我們觀察到了什么”。抱著不同觀察重點進入課堂的觀察者,可以幫助執教者從不同角度還原課堂,對教學過程給予全面、客觀的描述和評價。
第二,執教者講解教學意圖。執教者通過敘述,向觀察者講述教學實際的意圖、變更發生的原因以及教學后的反思。
第三,觀察者和執教者共同基于觀察結果展開集體研討,并在研討后提出下一輪課堂實施的改進意見。
(五)如何總結、分享?
經過兩輪或兩輪以上的課堂實施、課后研討,在第一步中確定的研究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此時就可以將自己進行課例研究的過程和經驗進行梳理總結,撰寫成可以發表的課例研究報告等。
總之,指向計算思維的小學數學“情境+問題串”課例研究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邊研究邊實踐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優秀課例為教師集體觀課,課后相互評論,共同改進教學提供了平臺,為他人學習提供了范例。
【參考文獻】
[1]徐常云.課例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規范[J].教育科學論壇,2013 (12) :27-29.
[2]林順水.小學數學情境問題串的教學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5年103期.
[3]汪曉勇.小學Scratch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外交流, 2017(35).
[4]王愛武.創設數學情境 放飛學生思維[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5]朱云溪.計算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 12(1):185-186.
[6]安桂清.課例研究主題的確立[J].人民教育,2010,21:41-43.
[7]安桂清,桑雪潔.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二教案的合作設計[J].人民教育,2010,22:48-50.
[8]安桂清,嚴麗.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四課后研討活動的開展[J].人民教育,2010,24:37-40.
[9]劉樹良.對數學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年11期.
[10]諶啟標.基于教師專業成長的課例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1):156-159.
[11]何明田.基于課堂分析的課例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農村應用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名稱及批準號:“基于計算思維的小學數學‘情境+問題串’課例研究”、18-HJYY-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