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并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課本所提供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教育部門對學生們提出的要求,為了創建更生動創新的課堂,講更多的知識呈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教師們也開始將信息技術融入進日常教學中,但是,不同學科對信息技術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何將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更好的融合,帶來最大的教學效益,是目前眾多老師所需要深入研究的重點工作。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融合;分析
前言:近幾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部門緊隨時代潮流,提出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的方案,希望讓信息技術成為教師教學生涯中的有力助手,這一方案的實施無疑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教師不僅要學會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并且還要將信息技術與所教學的內容靈活融合起來,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全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如此,教育部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注重,這就要求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將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帶入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儲備。
然而,理想總是很美好,現實卻遇到很多難題。據調查,雖然學校中的遠程教育設備和PPT等多媒體軟硬件的安裝已經到位,并且大部分教師已經受到了相關的培訓,但是,將信息技術融合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信息技術和各學科之間的融合互交問題,筆者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幾點看法。
一、信息技術優化課程進程
據研究表明,在我國實施已久的傳統化教學,存在著許多學習誤區,舉個例子來說,在傳統化教學過程中,以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主要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教學方案一步一步走,大幅度的限制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地位被忽視,普遍的灌鴨式教學和模板化教學方式更是嚴重打擊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學習效率低下的教學方式里,如山般堆積的作業無疑是學生們做的無用功。
信息技術的介入無疑會讓課堂產生質的變化,首先,更直觀立體的多媒體的投入能夠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等多方面了解學習的樂趣,此外,信息化的教學能夠有效地篩選出學習重點,節省了許多課堂時間,此外,很多抽象化的知識點無法用言語表達,這個時候,信息化的教學方式無疑是為老師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通過PPT將所需要學習的圖形通過投影的模式,直觀的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在講解課文易經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適當的插圖和視頻來讓學生們切身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情,尤其是美術,音樂課上的教學,由于學校所擁有的藝術品數量有限,學生們無法很好的增長自己的見識,此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尋找出多種多樣的藝術作品,讓學生們進行鑒賞,在擴展學生視野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們對課堂教學的信心和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助力教學情境創設
由于信息技術能夠從視聽方面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并且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為課堂教學增添樂趣,這種由于科學進步帶來的巨大優勢也正是各類學科所需借鑒的地方,據調查得知,多媒體和互交白板的運用已經成為了目前教師教學的主體教學工具,許多教師都喜歡上了這個能夠為自己課堂增添更多花樣的道具,除了能夠將圖片展現在學生眼前之外,還能通過視頻將復雜難懂的學習重點從現在學生眼前達到進一步的知識基礎的鞏固,除此之外,多媒體可以通過聲音為同學們帶來新的教學感受,尤其是注重發音的英語和聲樂類學科,多媒體的引入,無疑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規范自己的發音,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效率。
教師在進行教學模板的制作時,也會花費不少心血,因此,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十分深刻,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開展翻轉課堂活動,規劃好所需要講解的內容,再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后,讓他們自行完成PPT的制作,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制作PPT的時候,就會對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呈現的過程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并且,學生們所制作的PPT會將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和不足都展現在教師面前,方便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導,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結合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應該通過研究探索尋找出更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在減輕教師負擔的同時,為學生全面發展做出更好的方案。
三、信息技術拓寬學科資源渠道
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僅體現在一個方面,這是由于信息技術的多元化,使得其在各學科之間運用都非常靈活,再加上互聯網的全球覆蓋,信息的獲取途徑變得多了起來,運用網絡搜集相關教學信息已經成為了學生和教師之間心照不宣的學習方式。
眾所周知,雖然學生們所需要學習的科目種類多,但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跨學科的信息交流有時候價值更高,因此,各科教師應當注重教學心得的交流,借鑒并有效采用,讓學生們在各學科之間的學習中達到穩定發展的狀態。
此外,由于信息技術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各科教師之間的教學模式也各不相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的開展對信息技術的選擇也有所不同,語言類學科更注重發音和意境,邏輯類學課更注重思維邏輯的體現和運用,各類學科都有各自的魅力,信息化技術的引用也讓其魅力大放光彩。
四、信息技術豐富學科
上文說到,信息技術的引入,讓豐富的學科教學變得更加多彩,也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臺,同樣,教師也可以借助網絡互交平臺與學生和學生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環境,從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提供更好的教育。
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提供一系列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內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和鞏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且通過課堂練習等方式,加強學生們對所掌握知識點的運用,重視起學習的過程,打造出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的普及有利也有弊,新聞中不止一次報道,學生們因沉迷于網絡而造成的一系列不良事件,由于學生們的社會經歷較淺,很容易被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吸引目光,再加上本身的自控能力并不強,導致惡性循環,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有效控制學生們的網絡利用范圍,教會他們正確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自身的良好品質,合理的娛樂,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
結語:總的來說,信息技術與學科之間的融合,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為了實現教育教學的和諧發展,各科教師應當正確對待信息技術的引入,結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在更直觀的為學生們展現教學內容的同時,注重學生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創造適宜的學習情景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們對學科的投入率,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運林. 教育技術學科發展:走進信息化教育——五論信息化教育[J]. 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2):5-11.
[2]郭艷玲.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需求下外語立體資源和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5(52):236-237.
[3]鄭榮,靖繼鵬,周志強. 基于多學科融合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 情報科學,2006(01):8-11+16.
[4]劉樹明. 科學技術與學科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