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嵐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認識英語知識,從字母單詞以及文章中學習英語的學科。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成為英語知識與文化素養共同提高。利用英語主題式閱讀,提升學生文化品格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主要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分析如何利用主題式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主題式閱讀;文化品格培養
現階段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要依靠日常知識積累和教師正確指導,以保障學生能夠從教學中發現更多有用的知識。教學中開展主題式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文化素養也有明顯提升,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1文化品格培養意義
文化品格是現代教學工作中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無論我國還是世界文化范圍內,都有非常多文學瑰寶被流傳和傳頌,學生被這樣的文學作品熏陶和培養直至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鑒賞和創作能力,則說明學生具備一定文化品格。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從學習角度講,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各類型文學名著的認識程度,豐富學生知識認知體系,保障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完善學習知識構成的效果。另外,也能讓學生從這些文學名著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從學生生活角度看待文化品格的培養,有助于讓學生從生活常見事物中發現自然美以及人性美,方便學生站在理智客觀的角度看待周邊發生的事。同時也能使得學生用欣賞作品的眼光看待自己生活環境,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程度,提升生活質量。
2小學英語主題式閱讀教學
小學英語開展主題式閱讀,是按照教學標準和目標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方式。主題式閱讀主要是針對某一主題或旨在提升學生某項技能而開展的閱讀形式,其中學生是主題式閱讀的主要執行人,教師作為監督者和示范者主要監督管理學生在主題式閱讀中的行為規范。以英語常用教材為例,主題式閱讀要求學生將教材中出現的文章或段落進行深入閱讀,以達到發覺知識的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主題式閱讀,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從而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小學生在完成主題式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將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對比,以實現知識間的區分,也能將迅速提取出相關聯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學生從主題式閱讀中發現更加深入的知識以及完善的知識結構。
3小學英語主題式閱讀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有效策略
3.1聯系實際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主題式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文化品格。小學階段的學生興趣是支撐學的最佳動力,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具有一定程度興趣,才能使得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式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年齡特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主題時閱讀主要讓學生通過深入自主的閱讀完成知識的獲取和文化素養的提升。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盡可能的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知識的存在,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另外,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提升其整體的審美能力,以便于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形容顏色的形容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描述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者自己最熟悉的人來完成課堂教學。為起到釋放作用,教師可以首先描述一件教室中的物體或者班級內的某位同學。“The table in the classroom is yellow, the blackboard is black, the student’s hair is black, the teacher wears red clothes today, and the textbook is green.”然后讓學生自己挑選三到五個事物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會絞盡腦汁的回憶自己生活中出現過具有顏色的物體,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以顏色為主體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
3.2深入閱讀知識,豐富學生思維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有助于為后期的英語作文寫作學習做準備。因此,在對學生進行主題時式閱讀教學是,教師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達到豐富學生思維想象力的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例如:教師以自己的一天為教學素材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描述自己的一天,然后讓學生通過查閱英文詞典或者請教老師將自己一天所做的事以英文的形式表達出來,繼而不同學習小組內學生將自己所寫的英文描述進行交換,并邀請同學閱讀和翻譯交換同學一天的行為。“I get up at seven on Saturday morning. Then brush your teeth and wash your face. By this time my mother had already made breakfast. My family went to work after breakfast. I buy vegetables with my mother. When I get back from buying vegetables, I’m going to practice writing for an hour and have lunch..”教師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也能通過閱讀同學寫的文章進行以描述生活為主的主題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促進學生翻譯理解能力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
3.3利用綜合性文化,促進學生認知
學生在進行主題式閱讀時,要培養自身的文化品格,就需要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完善系統的歸納整理,并通過一定方式將所學知識中具有相關性的相聯系。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英語知識的整合,以保障學生文化素養最大限度的提升。例如:學生在完成問候語學習、位置描述、名稱等知識的學習后,可以通過讓學生練習學過的知識與同學完成一次情景式對話,讓學生從教材中整合知識,并形成新知識,以提升學生聽說能力。“Hello, excuse me,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now.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library is, please?”“Of course, you go straight ahead and you can see the hospital by turning right at the first traffic light. The library faces fifty meters south of the hospital.”學生通過整合教材幾個不同部分的內容,完成一次情景式對話,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索達到文化品格提升的表現。
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主題式閱讀提升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首先需要了解文化品格以及主題式閱讀的基本特點,從這些特點出發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具體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的自主加工實現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夠實現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還能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蓓蓓.基于學生文化品格培養視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英語廣場,2019(08):153-154.
[2]喻侯林.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培養的理念和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9(21):100-102.
[3]吳玉玲.高中英語主題式閱讀教學與文化品格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