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美術教育的開展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兒童的美術能力,而是讓兒童在興趣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覺能力與運動能力,是為了讓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游戲,讓兒童體驗到繪畫所帶來的精神愉悅感。傳統的兒童美術心理研究用兒童的繪畫作品來評估兒童的智力發展情況與智力發展階段,并提出相應時期的兒童繪畫發展規劃,但是并沒有考慮到兒童是一個生命體,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關鍵詞:兒童美術心理研究;兒童美術教育;繪畫
現階段教育更重視學生的情感,精神,尤其是兒童繪畫教育,也更為重視兒童的個人價值。新型的兒童美術心理研究最先關注的是兒童生命所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兒童的藝術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與藝術價值。從學科屬性來看,兒童繪畫只是一門興趣課,兒童美術心理研究只是藝術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不能使用兒童美術心理研究來評價兒童的藝術心理。
一、兒童美術心理研究的發展
傳統兒童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兒童美術心理研究將兒童繪畫作為兒童智力發展水平與階段的實證材料,提出了與兒童智力發展階段相對應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模型,完全沒有考慮兒童作為個體生命與文化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兒童美術活動的開展不是兒童知覺能力與運動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伴隨游戲過程的廣義的學習活動,兒童在把玩繪畫工具,進行涂鴉游戲時,不僅認識操控了工具與材料,更是體驗到了整個游戲帶來的精神愉悅。同時,兒童的繪畫活動必然會受到所處的特定文化環境的影響。兒童美術教育應摒棄專業化的工具價值取向,更多關注兒童自由自主表達的愿望與能力;應超越專業化的美術知識形態,尊重兒童自身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應擺脫狹隘的民族虛無主義與沙文主義,既重視引導兒童欣賞本民族的優秀傳統美術作品,又能放眼世界,引導兒童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傳統美術文化。兒童美術心理學就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的。在還原論,決定了主導下,不斷在美術心理學的領域中尋找著更為客觀的心理規律,從各個方向,各個角度進行探尋,在探尋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學派,認為兒童的繪畫能力是隨著年齡增長,智力成熟而不斷成熟成長的直線發展過程中。且兒童所處地域的文化環境因素往往影響到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兒童的繪畫能力還會受到日常生活中環境文化與社會文化資源的影響。因此,不同種族,不同地域的兒童繪畫能力,繪畫知識也存在明顯差異。
二、不同的美術教育對于兒童美術心理發展的影響
陶行知先生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開拓者,在長期的兒童教育研究與實踐活動中,他創立了自己的兒童教育理論,解放兒童創造力的教育思想是他兒童教育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大量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美術心理發展直接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兒童的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地域因素,知識因素,文化因素,價值觀因素等等。有研究學者認為,兒童的美術心理研究和兒童的美術教育是存在明顯區別,但又存在明顯聯系的。兒童美術心理研究是通過兒童各個階段的美術現象分析來檢驗兒童美術教育的效果。但是,心理學并不能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主要參考因素,心理學只能夠作為評估兒童美術教育的一個參考因素。兒童美術教育結果涉及到多種因素,但是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兒童美術心理的發展。
三、不同價值觀的美術教育對于兒童的美術心理發展影響
藝術教育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實施藝術教育的前提,是發掘幼兒的藝術潛力,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對此,探討了幼兒藝術潛力的發掘,并重點分析了藝術教育模式的構建。大量兒童心理研究學家都受到盧梭的影響,在是否保留兒童天性與適時給予美術教育干預中搖擺不定。有研究學家認為,兒童是沒有所謂的繪畫階段練習的,兒童繪畫是依照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情感進行創作的,兒童的繪畫就像是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樣,會自我成熟,兒童會主動去創造,去學習,因此兒童繪畫是不可教的。對于學校所展示的具有兒童特色的一些可怕作品進行瘋狂的抨擊,認為兒童的自由畫作其實就是一種胡亂的沒有美感的作品。他們認為,這樣的畫作充分的顯示除了兒童的眼睛沒有接受訓練,兒童的手是遲鈍的,兒童的思想是沒有章法的,兒童的美與丑的觀念是混淆的。兒童美術教育認為兒童的美術學習其實是兒童接觸藝術的一條路,但是并沒有注意到兒童心理的自發特征。很多兒童美術教師顯得非常的內行,通過短時間讓兒童的作品達到成人標準,從而讓家長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但是長時間進行這樣的學習,兒童心理的自發特征就會逐漸顯示,兒童的思想被教師徹底改變,失去了以往的獨特。不同知識觀美術教育對于兒童美術心理發展的影響他很容易被他人的語言,行為影響,從而影響到幼兒的心靈成長結果。最好的教師往往不會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知識盡數教授給學生,而是會進行觀察,判斷,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及時給予幫助,最大程度上減少自己的行為對學生心靈成長的影響。但是傳統的兒童美術心理發展學認為,應該在特定的感覺訓練下,幫助兒童發展知覺,能夠獲得最理想的效果。這些理念看似都是正確的,但是對于兒童而言,這些美術知識是非常狹隘的。兒童的美術知識不應該是各種專業化美術知識的代名詞,兒童的美術知識是一個感性的世界,是成人能夠感受體驗的,兒童通過繪畫,線條從而表現自己的體驗,表現自己的情感。
現階段教育更重視學生的情感,精神,尤其是兒童繪畫教育,也更為重視兒童的個人價值。新型的兒童美術心理研究最先關注的是兒童生命所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兒童的藝術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與藝術價值。不同的兒童美術教育方法也會給兒童美術心理研究帶來不同的影響,在進行兒童美術心理研究的時候應該考慮到綜合因素,進行分析。
作者簡介 :宋瑞、(生1980年,12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黑龍江省湯原縣、職稱:一級教師、學歷:專科、工作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蓮江口鎮中心校、研究方向:小學美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