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研
摘要:小學是孩子們正式接受啟蒙教育的起點,每個學生的意識行為都會通過小學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因為學校生活會成為小學生的生活重心,教師也是他們接觸最為頻繁的長輩。這就需要小學教師積極優化班級管理,以便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環境,便于小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由此,小學教師便要堅守人本理念,懂得一切為了學生、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本文將從根據學生動態成長豐富管理內容、關注學生共性與個體需求、堅持追本溯源與對癥下藥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教師應該如何在班級管理中體現出人本理念。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人本理念、滲透策略
有人認為,小學是最為重要的性格塑造期,因為小學生開始正式離開家長的羽翼去學習、去生活,而且也會接受大量的新思想,進入復雜的人際關系與全新的集體生活,所以他們的思想觀念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就需要小學教師把握住這一教育機會,積極滲透人本理念,密切關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以便設計出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班級管理計劃與師生策略,從而切實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鋪設一條康莊大道,讓小學生可以真正實現長遠發展。
一、根據學生動態成長豐富管理內容
傳統的班級管理活動看重的是小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由教師片面規定管理內容,小學生需要被動服從與遵守相關要求。但是,小學生的成長過程是變化的、動態的,而且每個小學生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會在各個階段遇到不同的成長問題。對此,小學教師要注意全面觀察小學生的動態成長過程,據此豐富與拓展管理內容,以便進一步優化小學班級管理質量,保護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比如,在面對低年級小學生的時候,筆者會將管理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小學生適應小學學校生活之中,為學生解釋集體生活的規則與章法,用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去溫暖學生,使其開始信任筆者,漸漸適應小學學校生活。漸漸地,隨著小學生的成長,筆者會逐步引導小學生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彰顯自我、如何遵守班級規則等等,保證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比如,當學生逐步適應了小學學校,而且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后,便有可能因為一些言語、肢體沖突而發生人際沖突。對此,筆者會告訴學生,同伴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寬容、和諧友愛、懂得表達。
二、關注學生共性與個體需求
人本理念并不僅僅是要促使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還認為學生應該實現個性成長,保護學生的天性與特長。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很少會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一般會用完全統一的管理制度去約束學生、管教學生。然而,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都是無法復制的,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客觀因素也不一樣,所以小學教師要懂得關注學生個體需求,懂得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將每一個學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給予公平的、均衡的教育管理。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筆者從來不會因為學生性格、家庭條件或學習成績而過度偏愛某個學生,而是始終堅持對學生一視同仁。比如,有一個學生十分調皮好動,很少安安靜靜得坐在座位上聽講,總是說悄悄話、睡覺或者隨意在課堂上走動,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對此,筆者會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喜好與學習心理,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然后,筆者就制定了一個“課堂要做木頭人”的學生轉化計劃,一旦學生完成了相應的目標要求,筆者就會給予一定的獎勵,由此激勵學生、監督學生。在此過程中,筆者會一直安慰學生,還會客觀分析學生的進步表現,及時賞識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了本輪轉化計劃。后來,這個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行為自制力,懂得自我約束與自我克制。
三、堅持追本溯源與對癥下藥
客觀來講,小學生的成長問題很多,比如生活習慣較差、性格自私自利、自理能力水平低下、脾氣暴躁、嬌氣蠻橫等等。每一個問題都有不同的成因,且即便小學生存在相同的成長問題,問題成因也無法完全一致。對此,小學教師要懂得追本溯源,分析影響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根本原因,由此確定科學可行的班級管理計劃,從而切實提高班級管理的實際效率。
就如本班大多數學生都存在挑食問題,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學生產生挑食問題的成因十分復雜。比如,有的學生是因為家長挑食而養成了挑食的習慣,有的學生則是因為不敢嘗試而無法接受新食物,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家長每天都會監督自己的飲食行為而產生了挑食厭食心理,等等。面對這些現實問題,筆者與各位學生家長溝通,及時反饋了學情信息,希望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及時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與教育方式,以便幫助小學生改掉挑食這個壞習慣。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活動中落實人本理念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小學班級管理的育人質量,保證小學生可以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小學教師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用事實說話的管理原則,客觀分析小學生的成長問題,優化班級管理內容與實施方法,打造一個輕松、幸福、健康的班級環境。
參考文獻
[1]呂律.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1):149-150.
[2]孫翠翠.“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