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珍
摘要:本篇文章通過簡單介紹我國初中學生普遍采取的復習模式,以及該種模式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在此基礎之上,對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進行說明和探索,從而幫助學生通過采取這種新型模式,更好地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浙教版
引言:
復習作為學習的重要環節,是知識鞏固和提升的關鍵環節,卻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會忽視的環節。尤其是在初中科學課程中,由于課程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如果不重視采取科學合理的復習模式,很容易降低學習的效率。因此,為了改變這種舊知識沒有鞏固好,新知識跟不上的尷尬現狀,采取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是一個新的思路。
一、我國初中學生普遍存在的科學課程復習缺陷
很多學生對于復習普遍停留在非常表面的理解,因此復習的模式也會受到影響,從而流于表面形式,導致復習只是走馬觀花地閱覽課本知識和筆記,但是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復習之后學生也并沒有使印象更加地深刻。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以來,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提問習慣。由于科學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而科學知識卻是非常深厚的,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很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而只能根據學生平均理解能力來展開。因此,在這種時候學生原本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提問,才能很好地彌補知識上的空白,可是學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總是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而這種情況,自然而言地會延續到復習中,并且嚴重地降低了復習的質量。
而另一方面,我國很多教育工作者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育的過程中總是一味地“給予”,導致學生在學習上過分存在依賴心理。尤其是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無法很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不足,因此復習的方向也非常地寬泛和缺乏挑戰性,導致學生在復習環節中無法很好地激發興趣,復習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不停地復述,并沒有起到幫助他們提升成績的作用。
二、初中科學“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的探索
(一)蛛網式中心問題
每個人的頭腦都是一座圖書館,如果采取科學有序的方式將知識的書籍進行整理和歸類,在使用的時候才能更加快捷便利,但是如果只是將知識不分主次地一味塞進腦海中,自然無法在想使用的時候及時調取。因此,這種頭腦的運作方式,決定了在復習的時候,應該采取蛛網式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讓知識點由點、線、面地串聯起來。例如很多學生對于某一個具體知識點,無法很好地理解和記憶,即使通過死記硬背實現了短時間內記憶,從長久來看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為了更好地讓知識點從腦海深處被調取出來,需要一個學生能夠輕易記住的經典案例。例如,在學習環境因素對動植物的影響時,可以通過記憶導致“盲魚”的成因。學生只要記得地下河里的魚之所以會出現視力衰退的原因是因為光照,就可以很好地記憶住,光照是一個常見的環境因素。
(二)導入式中心問題
其次,導入式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對知識點不感興趣,究其根源是因為學生無法將知識點,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導致的。因此,基于這個角度,主要就是通過讓學生導入問題情境中,從而更好地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很多初中學生都有過養小兔子的經驗,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小兔子的換毛情況,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且通過讓學生思考小兔子出現換毛現象是在何種情況下,從而幫助學生總結出季節和溫度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植物的養護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接觸的,因此在學習植物的向水性時,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復習,從而真正地理解科學的本質。
(三)遞進式中心問題
除此之外,遞進式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也是非常適用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很多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總是無法很好地把握知識點的本質,這是因為教師在選擇切入點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采取遞進式的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就是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知識也是存在著規律性和遞進關系的。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復習時,采取遞進的方式進行提問就非常重要。例如,先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提問,然后再對自然界中的現象進行提問,學生才能自然而言地聯想到知識點,從而更好地實現記憶。例如,在提問貓頭鷹為什么是晝伏夜出這一現象時,如果先向學生們提問環境因素主要有哪幾個,學生就會更好地順勢回答出問題。這一順序的先后雖然看似無足輕重,卻會對學生的復習質量和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作為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和提高專業知識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科學這門課程中,學會中心問題解決的復習模式是非常至關重要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夯實科學基礎,并且在不斷地獨立解決問題后更好地收獲經驗和自信心,從而為我國今后的科學事業更好地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夏兆省.初中科學“中心問題解決復習模式”的探索簡[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
[2]趙春梅.基于問題引領的高中化學專題復習模式探索——以“定量實驗”專題復習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8(1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