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丹
摘要:幼兒園主題活動是幼兒園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型教學模式。主題活動的特征之一就是生成性。為了發揮主題活動中生成性活動的教育價值,我們總結了一些活動策略:一是興趣與需要相結合,促進幼兒發展;二是把握干預指導時機,提供有效支持;三是整合有效教育資源,發揮教育合力。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活動;生成性;教育策略
在幼兒園課程改革過程中,主題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在主題活動中,常常會生成一些延伸類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基于幼兒的真實發展需要以及興趣,但常常都是教師沒有辦法進行預設的,這與傳統的幼兒園高度控制下的教學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對幼兒園主題活動進行了大量探索。本文是基于主題活動中生成性活動價值的實現而進行的策略總結,以期推動主題活動的發展,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興趣與需要相結合,促進幼兒發展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活動的內驅力。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自由探索,對身邊的事物生出萬千好奇心,教師作為主題活動的組織者,幼兒探究性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就要認真觀察,從而掌握孩子們的興趣點,捕捉生成性的活動,最終把孩子們的真實發展需要與他們的興趣有機結合起來,進而發揮生成性活動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和諧健康發展,豐富他們的學習經驗。
以小班《我的家》的主題活動為例,在集體分享環節,我們發現孩子們雖然每天與家人共同生活,但他們對于家里每個人都從事什么職業、脾氣性格等都不太清楚,為了幫助他們解除疑惑,為他們參與《我的家》的主題活動做好經驗準備,教師便設計了“我的家庭”的調查表。孩子們在調查表分享過程中,對“醫生”這個職業很感興趣,日常表演區就經常看到孩子們扮演醫生給人們看病,這是他們最喜愛玩的游戲之一。但是由于幼兒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了解是有限的,他們只知道兒科醫生給孩子們看病,而對于具體的醫生科室分類并不清楚。于是教師便將孩子們對醫生職業感興趣作為切入點,生成了主題背景下的活動——“認識醫生”。這個延伸活動豐富了孩子們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了解,他們知道醫院里有牙醫、骨科醫生、神經科醫生等,他們除了給病人開藥,還能給病人開刀動手術,等等。
二、把握干預指導時機,提供有效支持
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從傳統的教學“高度控制者”轉變為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甚至是合作者,從而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幼兒發揮主體性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非無事可做,而是要認真觀察孩子們的游戲行為,判斷他們的發展水平,進而在恰當的時候提供有益的引導與支持,幫助孩子們進行經驗提升。
如以“我的家”的延伸活動中“警察抓小偷”的自主游戲為例,我們是希望通過這個延伸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警察這個職業。但是在表演的過程中,扮演警察角色的幼兒只是穿著警察的服裝在室內亂跑,并未體現出警察這個職業的語言和行為。倘若教師并未對孩子們的表演進行有效的引導,那么這個扮演游戲就只好在嬉戲的經驗領域里盤旋,不能使孩子們在主題游戲中獲得深度學習。
從這個例子我們也發現孩子們缺乏相關的角色扮演經驗,教師根據活動中孩子們對游戲材料的真實需要,及時為他們提供了相應的角色扮演材料,使他們在模仿爸爸媽媽的職業的過程中,在原來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驗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整合有效教育資源,發揮教育合力
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非常注重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家庭優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我們發現家長參與主題活動,激發了幼兒參與主題活動的興趣,提高了主題活動的教育意義,也豐富了主題活動的內容。此外,由于優勢家庭教育資源的分享,使主題活動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樣,為孩子們的和諧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
如在主題為《尋找舌尖上的天臺》活動中,我們組織了親子踏春活動,活動中孩子們親歷了當地人制作餃餅筒,對如何制作這種令人久久回味的美食,孩子們極其感興趣。于是我們便從孩子們的這一興趣出發,生成了與餃餅筒美食有關的一系列活動。我們還制作了“餃餅筒做法”調查表,結合《尋找舌尖上的天臺》有關美食中的小吃這一板塊,大家決定共同制定餃餅筒。為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我們對具有美食制作經驗豐富的家庭進行了調查,并邀請有關家長親自出馬,帶領孩子們尋找食材,制定操作流程,從而使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更加高漲,使主題生成性活動的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學習的自主性。主題活動的開展是圍繞既定的主題,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激活他們的已有經驗,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的活動,有效促進了幼兒的發展,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本文從主題活動生成性的特點出發,探討了如何發揮主題活動生成性的教育價值,與教育同仁分享了相關的教育策略,以期為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林約.基于“XMIND”思維導圖的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審議——以大班“我是中國娃”主題活動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8(01):26-30.
[2]趙芳.當前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及對策[J].紅河學院學報,2017,15(05):108-111.
[3] 張瑾.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研究[J]. 名師在線,2019(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