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德
摘 要:英語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從而形成英語語言綜合能力。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努力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以豐富教法和學法,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 英語教學 開發利用 教學資源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運用語言。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科學有效地使用教材外,還必須積極開發和利用其他課程資源,以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談談這方面工作的一些做法及體會。
一、利用校園環境資源,創設真實情景
英語的學習和運用必須有相應的語言環境。將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環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學習英語,是一種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為了做到這一點,我首先從學校的環境入手,讓學生在校園里開辟了四個“English Corner”,每個年級的學生各用一個,由該年級的英語任課教師負責組織管理,在“English Corner”里面張貼了一些學生喜歡的英語剪報,圖片及英語小作文;課室的各種設施也分別貼上英文標簽,如:window(窗戶)、blackboard(黑板)、teachers’ desk (講臺)、chair(椅子)、wall(墻壁)等;課程表也用英語填寫;教學樓墻壁也貼上一些名言警句,如黑板上方的班訓是:If we think we can,we can;學校廁所門口分別貼上Men's Room;Women's Room;在教學樓各層樓梯的轉彎角處,用油漆噴上醒目的1 st Floor、 2nd Floor、3rdf floor…..在走廊上,貼上No Spitting(請勿隨地吐痰);校園綠化帶上,警示牌上寫著Keep off the grass(請勿踐踏草地);學生是規定不許騎車上學的,因此,校門口里設置了一塊警示牌:Cycling Prohibiton(禁止騎車)。這樣,校園就增添了許多英文氣息,學生可以在這環境中時時處處感受和接觸英語。
除了加大環境的英語化外,我還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營造相符的課堂教學環境。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3“My Birthday”單元時,我讓學生把課室布置得充滿了生日氣氛,黑板上貼上“Happy Brithday!”條幅,并把表示各種食品的教具堆放在講臺上,讓學生有切身的感受;教四年級下冊Unit5“ How much is it?”單元時,我把課室劃分成Clothes Shop, Fruits Shop、Food Shop、Flowers Shop、Toys Shop等幾個不同的“商店”,并把本課要學的單詞及句型設計在模擬購物的活動中。結果,學生很快就在這快樂的“購物活動”中達到了教學要求。在教三年級上冊Unit 5“Let’s eat”單元的第一課時,我把課室布置成一個模擬大廚房,我當廚師,而學生則是嘉賓美食家。就在這樣的一個“大廚房”里,我把該單元的主要句型和其他知識點都作了初步的呈現和學習,為下一步的學習提供了平臺,拓寬了視野。
環境是語言交流的依托,給學生提供一個貼近真實生活的情境,縮短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用中學,學會用,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利用生活資源,豐富學生實踐經驗
英語學習決不能局限于課堂。因此,教學必須突破學校生活圈,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和利用英語。
1、把學習延伸到家庭
家是活動的環境和情感的載體,也是學習的素材庫。如學了“family”一課后,學生認識了father、mother、brother等表示家庭成員的單詞,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畫一張“family tree”,并把各家庭成員的相片貼上去,然后用英語向同學們介紹,連帶介紹各人物的特點及喜好。由于學生對家人熟悉和對學習內容掌握較好,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此外,我還要求學生把學過的知識盡量在家庭生活中運用,學過的英語故事要講給家里人聽。
2、引導組織學生走入社會,開展英語實踐活動
能在現實生活中用英語與別人交談,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因此我鼓勵學生盡量參加英語對話交流。如在我校附近的幼兒園里,有幾個外籍教師,他們分別是英國的Cathy,美國的Tom和澳洲的David,我利用“興趣小組”課時間,組織學生前往與他們玩耍交流;每個學期我都組織學生到惠州學院英語系去,讓學生與大學生們交流會話。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激活了,不僅口語能力提高了,知識面也擴大了。
三、利用媒體,網絡資源
視、聽是人類獲得外界信息兩種主要方式。現代媒體、網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同步進行視、聽認知的最佳平臺。因此,我經常運用一些多媒體課件以輔助教學,這不僅有利于孩子理解所學知識,而且有助于鍛煉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拓寬孩子的思路,促進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如,在教禮貌用語時,屏幕上映示出畫面;旭日東升,學童們愉快地上學,師生們禮貌地相互問候。在這生動逼真的情景提示下,學生們馬上就反應出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的禮貌問候語來。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們在家注意收看電視臺播放的英語教學節目,因為這些節目都能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把文字、聲音、圖象結合起來,提供真實的英語運用場景,十分有利于英語學習。
由于本人在日常教學中善于尋找并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因此課堂學習氣氛活躍而濃厚,學生好學樂學,口語水平較好,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較高。
可見,英語課程綜合資源是課程設計與實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開發利用英語學習資源,對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教師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等方面都具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義教課標解讀與教學建議》(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