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古人說:“三分文章七分讀”說的是朗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更形象地感知文章的語言,文字之美。從古到今,朗讀一直是學好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是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全部用來讀書,特別是一些成績差點的學生,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玩手機,玩微信。我想可以把朗讀與微信結合起來引導孩子們正確利用微信。于是我建了一個小群叫“我愛朗讀”。我在小群里與孩子們一起讀書、賞析、評價,我們既是朗讀者又是聽眾,我們自娛自樂、相互欣賞、一起成長。每周我記下了小群的足跡:
2018年11月10日
小群籌建
今天我建了一個小群,叫作“我愛朗讀”。我拉了邱鈺軒 、李卓峻、楊乾鑫、龍薪如、肖遙、楊乾鑫這六個孩子,我也不知道,他們心里是不是真的愿意,反正他們被迫愿意了。他們是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我把他們放在一起,我和他們一起朗讀文章。我跟他們約定每晚8點左右我們各讀一段自己喜歡的文章相互欣賞點評。我想:要讓這些孩子愛上讀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得想一些辦法……每天在群里讀讀書,交流交流,孩子們不會討厭吧,反正我自己也喜歡讀書,正好給自己創設一個平臺,給自己找一些聽眾 ,從今天開始,試一試效果怎樣。
2018年11月14日
小群日志(1)
11月11日,星期天,別人在忙著在網上購物、打游戲、玩微信的時候,我的小群于晚上6點多正式開始了。我先放了一段我在暑假自娛自樂的錄音《我們是鮮花》,再讀了17課《十年前的禮物》里的一個自然段,讓這幾個孩子聽后點評。李卓峻最先發話:陳老師讀的很好。我用語音告訴他,讓他也到17課,讀一段自己喜歡的段落。7:17我收到了邱鈺軒的第一段課文錄音,他用錄像的形式發過來的,他讀得流暢(全在唱讀),可見他精心準備過,認真的樣子很可愛。我鼓勵他讀的不錯,很流暢。接著我收到了李毅佳的課文錄音、錄像。這個孩子發音含混不清,好在我已經熟悉了大致聽得出,可是“抑制”的“抑”讀成什么我實在聽不清,應該是不認識。我教他把正確的讀音讀了兩遍。我的神,他能讀就是給我面子了,還苛求啥,先這樣吧!接下來我收到了肖遙的課文錄音、錄像。肖遙把這段話唱完了。這幾個孩子平時從來不讀書,今天能這樣唱讀,已經不錯了,至于朗讀的技巧后面再說。接下來我收到了龍薪如的朗讀,她聲音清脆,動聽,讓我想起了文中的達格妮。我真心實意地告訴龍薪如聽了她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可愛的達格妮,鼓勵她天天堅持讀書,她很高興。8:25我收到了李卓峻的錄音、錄像。他讀得很有感情。8:51我收到了姚翔的課文錄音,聲音很好聽。8:58與孩子們晚安。楊乾鑫一直沒讀,不知什么原因。
11月12 日,星期一,我的小群兩天了 。白天我問了楊乾鑫為什么不讀,他只笑不語,問他聽了嗎,他說聽了,也許……慢慢來。同時我邀請了另一個孩子入群,王俊龍,這是個聰明的懶孩子。晚上7:44我的小群開始工作了。我的第一句話是:孩子們。作業做完了嗎?因為我的小群只是為了培養孩子們朗讀愛好和習慣,我不想因為我的小群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必須做完作業才能在群里朗讀。同樣我先放了一段自己的錄音,再放了一段課文段落錄音,然后孩子們自由朗讀,今天讀得比昨天好。王俊龍小懶蟲很積極的讀了一段,還不錯,看他能堅持多久。楊乾鑫,還是沒冒泡。龍薪如也沒讀。堅持天天做某件事有一定的難度。好好鼓勵他們一番9點準時晚安。
11月13日,星期二,我的小群第三天。問一問龍薪如為什么沒讀,她說手機被媽媽拿著充電。有可能,我們自己也有手機不在身邊的時候,何況他們還是孩子呢?問問楊乾鑫,他只笑不答,我說莫不是你怕自己讀得太差怕出丑?他被激將著了,拿著書就當場讀給我聽,雖然讀得吞吞吐吐,但我鼓勵他,如果天天讀一定會讀得很好的。他不停地點頭,看看晚上他能否參與……晚上7:30我的小群提前工作了。程序照舊,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讀書。今天全體成員都讀了起來,我也一一做了點評,其樂融融,輕松快樂。9點準時睡覺。
11月14日,星期三,我的小群第四天了,也就是今天。7:30時,龍薪如先發了一段錄音。緊接著肖遙發了一段。緊接著李毅佳、楊乾鑫、姚翔發錄音過來了??纯磿r間剛好8點,小家伙們在我之前讀開了,還挺積極的,是不是上癮了?我竊喜。我得趕緊冒泡,表揚他們。今天晚上李卓峻9點20多才朗讀,不知什么情況,明天問一問。王俊龍沒出現,難道懶毛病又犯了?
堅持天天做某件事有難度喲!
2018年11月17日
小群日志(2)
今天是我的小群“我愛朗讀”創建的第二周的第一天。晚上7點,我與孩子們相約工作了,我先把自己的朗讀作品《小小的日記本》曬出來,還讀了徐志摩的一首小詩《難忘》。接下來邱鈺軒讀了《胡楊》中的一段,肖遙讀了一段《海上日出》,姚翔讀了《清平樂 六盤山》。他們全是唱讀出來的。聽了他們的唱讀我覺得他們只是想盡快地完成任務不是想讀好書。“這些孩子”就是這樣,我應該一邊培養他們的興趣一邊指導他們的朗讀技巧,讓他們真正地愛上朗讀,真正地受益于朗讀。于是我指出了他們的不足。邱鈺軒把剛才的朗讀片段再讀了一遍,雖然還是不盡人意,但態度是好的,我很欣慰。另外的三個孩子讀得還不錯,特別是李毅佳他發的是朗讀視頻,看起來,他讀的很吃力,卻很認真,我知道他在努力!李卓峻是個被溺愛的孩子,上課不聽課,作業速度特慢,但對于小群中的朗讀卻很上心,有模有樣。楊乾鑫可能不想讀了,在我點到他的名字后讀了一小段。
還有三個孩子忘記讀了。有可能這件事加重了他們的負擔,畢竟他們還是孩子,正因為這樣,我作為老師就應該給他們做榜樣,培養他們堅持的品格。是啊,他們需要正能量;他們需要陪伴;他們需要引領;他們需要督促……讓我做他們進步路上的引領人吧!給自己加點油:不忘初心。
2018年11月26日
小群日志(3)
這是我的小群三周了,一切像水波慢慢地平靜下來了。晚上與我的愛人聊起我的小群,他提了一個建議我覺得很好。他說小群中老師的引導特別重要,比如可以與孩子們共讀一段,共同賞析,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賞析文中所表達的意思、情感,然后再讀,或許小群就能真正發揮作用了。一語驚醒夢中人, 是啊,明天我試試,說不定會很有意思。
一個小群像一個家庭一樣需要精心地管理,需要付出時間與精力,才能發揮作用,群里的人才會覺得有意思,這個群才真正有價值。謝謝老公總是在我的身邊支持我,提醒我。
2018年12月3日
小群日志(4)
這是我的小群建立的第四周。這周小群里熱鬧起來了,孩子們敢讀敢說了,讀得較以前進步了,看得出他們的信心增強了。而且這周里,十個孩子有七人每天準時簽到,這是我最開心的事了。我發現孩子們這一周來上課專心了許多,特別是坐在最后的邱鈺軒,上課時看著我的眼睛好亮啊?;卮饐栴}時他們的正確率高了??茖W證明一個人的習慣要21天才能養成,我們這個小群有21天了,也就是說這十人當中已經有7人養成習慣了,當然我還得讓他們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我想應該還要幾周吧。
這周還有一件高興的事,有幾個孩子找到我說想加入我的小群。之前也有幾個孩子想加入,我告訴他們小群里人數太多我管不過來讓他們自己讀書,他們好失望啊。今天我覺得時機成熟了,我的小群中孩子們已經基本能每天讀書了,我有精力可以再建一個小群,這個小群就叫“我愛朗讀二”,是一些成績稍微好一些的水平相當的孩子,讓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練習朗讀,這樣才有效果。
嗯,再找一些小聽眾,跟我一起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