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海
在生物高考復習教學中,我們始終都在讓學生拼命獲取大量的知識,進行海量的練習,以應付千變?nèi)f化的各種測試以及高考,結(jié)果造成學生和老師都焦頭爛額、疲憊不堪。分析原由,筆者認為原因之一是教師在教學中想面面俱到,只想“得”,不想或不愿“舍”,沒有正確處理好“舍”與“得”的辯證關系。佛家認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有“舍”才有“得”。
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地只想“得”,該舍棄的一定要果斷的舍棄。尤其在二輪復習中,做到這一點尤為關鍵。
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怎么“舍”?“舍”去什么?
一、舍去簡單的、大家都掌握的知識點
經(jīng)過平時的學習和一輪復習,大家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已經(jīng)有了比較透徹的認識和理解。這時如果再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必要和意義,如果這樣做了,純粹是浪費時間,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提高。因此在二輪復習時要舍去耳熟能詳?shù)姆顷P鍵的知識點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針對性的復習。
二、舍去對某些過程或結(jié)果的得出
二輪復習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主,從而在高考中能有效發(fā)揮,取得好成績。因而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要進行充分的訓練,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因為擔心學生得出的過程或結(jié)果不完善而自己事無巨細的全部包攬,要懂得放手,讓學生自己認真思考,得出結(jié)論,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一些給出材料的實驗設計類試題中,要求寫出實驗過程或?qū)嶒灲Y(jié)果。就可以完全讓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可以適當點撥,舍去不必要的講解。
三、舍去復習資料中與所教學生提高無關的部分
目前,我們進行教學時,手頭都有大量的資料,而且是教育主管部門或?qū)W校統(tǒng)一征訂的,教師學生人手一份或幾份。面對這些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海量資源,都完整的過一遍是根本不現(xiàn)實的。要進結(jié)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層次、結(jié)合本地區(qū)生物高考試題的特點,進行有效、合理的取舍,使其更加適合自己所任教的學生。
例如,有關遺傳方面的計算類題型,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會碰到一些復雜的計算,如某個體某種表現(xiàn)型或基因型出現(xiàn)的幾率,學生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進行計算,還不見得結(jié)果正確。但是,我們縱觀近幾年的全國卷Ⅱ,發(fā)現(xiàn)高考試題中沒有出現(xiàn)復雜的計算,主要以分析、推理為主。因此,在復習資料出現(xiàn)的諸如此類的內(nèi)容,就要毫不猶豫的舍去。
四、舍去題海戰(zhàn)術、低效測試
二輪復習開始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進行過了大量的習題訓練,各種題型都已做過了不止一遍。如果此時再進行題海戰(zhàn)術,就會得不償失,失去了讓學生真正提高的關鍵時刻。因此,教師要從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有選擇性設計習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杜絕搞題海戰(zhàn)術、低效測試等一些不利于學生真正提高的行為。
五、舍去犧牲合理休息時間的“拼”
一旦開始了二輪復習,說明高考馬上就要來了,不能因為時間的緊迫而壓縮休息的時間。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學習和休息都很重要,要進行合理安排,勞逸結(jié)合、張弛有度,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才是學好的前提和保證。
總而言之,二輪復習是高考復習的重要時期,是對前期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升華,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是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過程,因此,二輪復習不僅僅是得,更重要的是“舍”,落實“舍”才是二輪復習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