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珍瑛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通過拓展區域內容,豐富數學活動;通過添加童話情節、充分利用動畫增添童趣;通過賦予游戲活力增添數學童趣;讓數學游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應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突出了數學與生活及其他各領域的緊密聯系。把數學貫穿于幼兒生活和游戲之中,從抽象的邏輯知識體系變為具體、形象的事物,讓幼兒的數學游戲活動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源泉和具體內涵。數學游戲培養了幼兒最基本的數學素養,包括:懂得數學的價值,了解用數學方法處理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與現象的優越性,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信心,能在學習中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區域游戲是幼兒游戲的大匯集,在《綱要》精神的指引下,如何讓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數學游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呢?
一、拓展區域內容,豐富數學活動
要讓區域活動有趣,拓展區域內容、豐富數學活動是首要工作,豐富多樣的內容是數學活動趣味開展的基礎。幼兒數學活動內容包括集合、數、形、量、空間、時間等等,從數量、認識、區分、比較、分類、判斷等方面進行引導。數量:認識數和數字、規律排序、序數、組成、相鄰數、加減法、自編加減法應用題等等。認識:平面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立體圖形(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時間(早晚、早中晚、時鐘整點、時鐘半點、昨天今天明天、遠近,中間和旁邊)、方位(前后、先后、遠近,中間和旁邊)等等。區分:里外、左右、兩數關系。比較:長短、高矮、厚薄、輕重、寬窄、守恒(長度守恒、面積守恒、容積守恒)。分類:按長短、高矮、數量、圖形;按物體數量、圖形分類(大小或形狀,顏色);按圖形特征、物體特征;按物品的用途;二維分類;多角度分類、層級分類、二四等分等等。判斷:圖形組合、圖形分割、圖形關系、自然測量等等。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需求,為幼兒提供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多角度、內容豐富的數學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幼兒了解、體驗和探索生活,還能幫助幼兒學會計算,更重要的是建構其創新思維,協助幼兒尋求周圍的物質世界與思想中的各種模式。
二、賦予游戲活力,增添數學童趣
符合幼兒童趣的,才能不枯燥,而要讓枯燥的數學有生命力,我們需要賦予其更多的“活”力。通過添加童話情節、利用動畫、貫穿游戲等方法,讓數學“活”起來,這樣才能增添無限的童趣,讓數學更加充滿魅力。
(一)添加童話情節,增添童趣
在區域活動中,童話故事富有情趣,通過動手操作、肢體扮演、參與體驗,既可以滿足幼兒游戲的欲望,又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實際用途。如:在小班“圓圓、方方鉆山洞”認識圓形;“阿偶逛超市”的區域活動里貫穿了“1和許多”“玩具分類、動物分類、水果分類、顏色分類”等各個數學游戲。在大班“認識10以內序數”區域活動中,通過區域操作卡,教師設計灰太狼抓喜羊羊的游戲,“灰太狼抓住從左往右數的第6只羊,抓到了喜羊羊嗎?”“紅太狼抓住從右往左數的第6只羊,抓到了喜羊羊嗎?”“灰太狼、紅太狼一共抓了幾次羊?”豐富的游戲情節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增添童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幼兒積極投入,激活了幼兒的想象與抽象思維。
(二)充分利用動畫,增添童趣
動畫世界是幼兒想象中的現實縮影,是幼兒精神世界的思想寄托。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想象與現實相互結合,動畫世界里的數學更加生機勃勃,充滿著動感。在簡短、清楚、直觀的動畫世界里,數字、符號、問題都成了幼兒的好朋友,與幼兒一起探索、一起游戲、一起學習,讓幼兒的學習過程更加自由、有趣,幼兒很快就能理解和愛上數學。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設置了動畫區,把動畫片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進行游戲。在游戲中限制幼兒參與人數、限制游戲時間,把寶寶巴士、米奇妙妙屋、朵拉歷險記、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游戲進行節選編輯,先拋出各種數學問題,讓幼兒探究解決,然后通過“動畫大模仿”活動,讓幼兒角色扮演,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和鞏固各種數學知識。
區域活動中動畫區的引入,讓數學變得更加形象直觀、活靈活現、淺顯簡易,幼兒在持續的趣味支持下學數學、用數學、愛數學。
三、回歸幼兒生活,有效快樂學習
《綱要》中對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中提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興趣”。幼兒的數學學習是從關注自己的生活開始的,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數學是幼兒數學學習最有效的動力。這就要求幼兒能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感和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意義,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中是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們在區域活動、收拾玩具等日常生活中融入數學知識,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得到數學知識。如在吃點心時,此時盡量開發幼兒的智力,問些有關數學的小問題,比如:今天的點心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你還想讓他變成什么形狀,你吃了幾塊等等。看似平常簡單的吃點心活動中,使孩子對圖形的認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大班可以引導幼兒探究一個蘋果怎樣進行幾等分?大班可以讓幼兒簽到,看看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時鐘,感知時間的長短……各種各樣數學游戲整合在一日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區分、分類和判斷,發現生活中排序的美,關注幼兒,捕捉教育契機,激發幼兒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
在“親子時光”里,我們引導家長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融合更多的數學游戲在生活中,如請幼兒幫助媽媽做家務,就可以和幼兒動一動、玩一玩、分一分……然后回到幼兒園向小朋友們展示,再一次進行回憶和鞏固。各種數學游戲融合在生活中,既激勵了親子關系的進展,又讓幼兒與家長的親子交流中輕而易舉、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數學知識。
當然,在數學區域活動中,趣味數學的實踐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教師從多種途徑切入,創設豐富的區域游戲環境,靈活、有效地開展幼兒的數學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全面發展。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