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媛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著大量優秀的思想,對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國學經典教育,實施國學思想的有機滲透,對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養成健康的人格等具有重要意義。
國學教育濃縮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包括《論語》《孔子》《孟子》《三字經》等國學經典,是我國五千年間流傳下來的經典,也是培養自身語文素養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這一時期的學生還處在啟蒙階段,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在這一時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無論是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還是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一、國學教育的內涵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20世紀80、90年代以來,關于國學的概念有過較全面的論述,可以理解為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過去的一切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這里要探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就是狹義層面上的含義,即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教育。通俗來說,就是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更好地豐富素質教育。
二、國學經典教育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社會的轉型給人們帶來了思想上的沖擊,各種思想觀念、思潮不斷沖擊著傳統的思想觀念,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啟蒙時期,對于一些思想觀念還缺乏基本的分析判斷,甚至有可能誤入歧途。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現實情況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引入國學經典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如我在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有機滲透《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內容,這些內容短小精悍,學生閱讀起來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了做人的道理,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引領,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又如在教學部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贈劉景文》這首詩時,對詩中的重點詞匯進行分析解釋后,引領學生感受蘇軾與劉景文之間深厚的友誼,引導學生珍惜同學的友誼,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大腦開發、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記憶力較強,他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準確記憶,同時由于他們正處于語言儲備的最佳時期,引導學生參與到經典的背誦和學習中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知識閱歷,提升語文素養,鍛煉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規律,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如引導學生背誦《三字經》《論語》等內容,不僅會調動和激發學生對背誦的興趣,而且會有效激發他們的記憶潛能,能有效促進小學生大腦開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且在背誦過程中,學生之間背誦經典的速度與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之間產生了競爭,學生在競爭中進一步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分享了這種快樂,實現了快樂學習,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四、加強國學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具體到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小學階段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等,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國學經典教育則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學生通過閱讀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體會經典中表達的思想學習寫作技巧與寫作方法,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如在教學部編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這一內容時,教師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首先分小組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快速的朗讀,并布置兩個自學的問題:1.本節課主要講了什么?2.除了文章中稱象的辦法,你還能想出哪些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實現了對文章內容的掌握,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分享和展示交流有效解決了教師布置的問題,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進行適時的引導與總結,引導學生在面對困難與問題時要學會多角度思考,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具備初步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實施國學經典教育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利用國學經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情感,是教育的應有之意、重中之重。如引導學生閱讀《朱子家訓》,并對重點句子進行講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迸囵B學生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好習慣;又如針對《論語·學而》中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進行講解,培養學生孝親敬長、孝敬父母的情懷。國學經典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歷史典故、經典詩句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如給學生講解岳母刺字的故事,使學生感受到岳飛精忠報國的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學生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民族氣節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從內心受到觸動,促進家國情懷的形成。
六、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國學經典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思維發展及綜合素質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國學經典的學習,加強課堂教學與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