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鳳萍
摘 要:本文結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討交互式電子白板優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策略:一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二是互動教學,推動自主學習。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電教輔助設備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現了深度融合。但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多媒體在播放幻燈片時,單向傳遞性強,但人機互動性差,有時僅僅是將傳統課堂上的“滿堂灌”變成了由多媒體來“滿堂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像這種流于形式的應用在現階段的教學中還廣泛存在著。其次新技術的濫用,不僅未能改善教學效果,反而對學生獲取新知識形成了干擾。而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電教輔助設備,有效克服了這些弊端。本文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優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進行了詳細探討。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有效導入新課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更加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教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如在教授《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這一單元內容時,在課堂導入階段,我這樣引入:同學們還記得好萊塢大片《黑客帝國》嗎?其中有幾個電影片斷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并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了“子彈時間”“三百六十度旋轉”“復制人”等片斷。學生們觀看后紛紛表示:視覺效果太震撼了!電影對學生們有極強的吸引力,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都積極發言說:在當前眾多的電影中,運用特技鏡頭的不僅僅是《黑客帝國》,還有《指環王》、《星球大戰》、《哈里波特》等也都大量運用了特技鏡頭,而這些特技鏡頭也正如短片中所說那樣,絕大數都是通過計算機創作出來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因此電影與信息技術與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其實電影本身也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當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出來時,我趁機這樣導入新課: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給電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巨大變革不僅僅體現在電影中,也影響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大家能不能再說說在你周圍信息技術給你的生活、學習還帶來了哪些影響?請同學們在我們的BBS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互動教學,推動自主學習,實現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我們前幾年比較流行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通過播放PPT的形式讓學生觀看各種教學資源。但多媒體軟件創設的PPT只能連續性播放,在播放過程中除了簡單的人機交互,即暫停,重播等,無法實現實時互動。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播放教學情境時,則可以與觀看者進行實時互動,因此相對于多媒體其互動性更強,從而促使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這里所講的互動生成式的教學,既包括人機互動下的生成性的教學,也包括師生互動下的生成性的課堂教學,但都是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如在學習《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這一單元的內容時,為了支持學生自主學習,我編制了大量的微課,如認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認識信息技術引發的新矛盾和新問題;認識技術的兩面性,形成對待技術的正確方法。這些知識性的目標大都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微課中我設計了一個卡通人物來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五官。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通過點擊卡通人物的五官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鏈接內容,從而實現互動。如在以“認識技術的兩面性,形成對待技術的正確方法”為主題的微課中,學生點擊卡通人物的眼睛,屏幕就會出現“開放”與“安全”這對矛盾的相關鏈接,當學生通過觀看相關鏈接解決了問題之后,再繼續下面的學習。這種學習,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由他們自行做出學習選擇。當然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功能隨時暫停、返回、快進等,使自主學習更加“自主”。交互式電子白板還促進了師生間的互動。仍以《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在課前我建立了一個BBS站點,所有學生都在其中注冊;并且學生已經掌握了在該BBS站點中登錄、發表言論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可以通過BBS針對討論主題開展實時互動討論,對于那些精彩的討論片斷,教師還可以利用白板的抓拍功能捕捉下來,當討論結束時,屏幕上就把那些精彩片段都保留了下來。與傳統課堂的師生互動相比,在交互式電子白板支撐下的師生互動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高中生邏輯思維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我們也應該發展和利用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集聲、圖、影像于一身的優勢,創設趣味性強的信息技術教學情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交互式電子白板以“互動”為最主要的特征,利用它可以增強微課互動性,有效推動學生自主發展。新一代的交互式電子白板集現代新技術于一身,有利于教育活動中各要素的整合,從而大大提升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與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程國祥,李志方.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優化信息技術教學[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30(Z1):87-88.
[2] 馬建素.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