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
作文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借助趣味課堂的打造、豐富校園活動的開展、觀察習慣的養成、真情實感的表達,促進學生作文興趣的養成。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他們會設法搜集精彩詞句,思維會被開啟,會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積極投身于寫作的活動中。學生對事物感興趣,就會去記錄,獲得豐富的體驗,興趣會變得濃厚。學生的情緒高漲,會在和諧的氣氛中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自覺地參與生活的觀察、數據的搜集,樂此不疲地從生活中取材,增加素材的積累。學生對寫作感興趣,就會催生靈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興趣的培養能沖破思維的障礙,不局限于所學的文本,能對作文展開多方位的思考,使表達更具邏輯性。興趣的培養能擺脫作文教學功利化的傾向,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寫作內容。
一、構建趣味課堂
小學生好奇心強,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引發他們的探索興趣。教師要更新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調動他們的求知興趣。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教師要精心選擇素材,巧妙設計問題,促進學生的想象思考,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教師要借助歌詞引發學生的關注,讓寫作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古詩詞改寫成記敘文,展現自己的心理活動,這樣可以增進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把握其中的意境,從而激發他們寫作熱情。教師要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表達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感受,激發內心的的創造熱情。大部分小學生愿意說,教師要將說與寫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小學生從牙牙學語開始,逐漸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教師要選擇討論、辯論等活動,推進以說促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語言表達引到寫作中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相對于傳統的作文教學而言,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他們能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化,讓課堂的話語權得到轉移,能引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針對學生表達中詞不達意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寫促說,鍛煉學生構思、選材等能力,促進說話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表達技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媒體直觀地呈現景物,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以視頻、圖片、音樂等形式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讓學生感同身受,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促進學生的感官參與,引發學生的想象,產生表達的欲望。
二、學會觀察生活
生活是素材之源,教師要引領學生觀察生活,引領學生去發現素材,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改變閉門造車的現狀,要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讓他們產生表達情感的欲望。要將作文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寫作,他們表達的欲望也會日漸增強。很多學生覺得“寫作難”,缺少寫作的素材。自然萬物蘊含著一定的規律,但學生往往忽略這些,寫出千人一面的內容。學生要細心觀察事物,從中獲得一些感悟,從而獲得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會忽視對家庭的觀察,應該留心觀察自己的親人,在捕捉家庭生活的片段中獲得許多感受,學生的內心之弦能受到觸動,從而提升對素材的敏感度。教師要引領學生觀察生活,如觀察校園運動會、六一文藝匯演等活動,捕捉其中的細節,培養寫作興趣。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深入挖掘生活,發現潛藏其中的美。作文教學要呈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師要引領學生去體驗生活,增進審美體驗。
三、豐富校園活動
校園活動能展現學生活潑的天性,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要開展演講、辯論、朗誦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活動前編寫方案,鍛煉策劃能力,調動寫作的積極性。學生對校園活動充滿熱情,他們都有自己的體會,會各抒己見,說出最精彩的內容,能以說促進學生的寫作。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活動,選擇學生有爭議的話題,讓他們展開調查、收集資料,促進他們素材的積累,讓他們對知識有深入的了解,讓學生抓住主要矛盾辯論,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觀察、思考、交流、辯論,增進學生的真實體驗,引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