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冰
【摘要】 ?當學生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學習的計算日趨變得復雜,計算工具更加先進,學生計算時對計算工具的依賴性逐漸增強,計算能力卻逐漸下降,出錯也越來越多,出錯類型多樣化。通過調查分析比較,發現有的口算失誤,有的筆算忘記進位,還有的看錯數字,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錯誤。經過調查了解、個案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研究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相應對策。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計算 提高準確率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39-02
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所占的課時居于首位。計算是整個小學數學階段學習任務的重中之重,而計算能力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之一。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中高年級的學習中,學習內容及范圍擴大,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數學的基礎,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石。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比較,發現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有的口算失誤,有的筆算忘記進位,還有的看錯數字,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錯誤。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的計算錯誤,教師都要高度重視,找出問題的根本和關鍵,分析錯誤原因,加強練習。經過調查了解、個案研究以及教學實踐,研究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相應對策。
一、克服粗心,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避免計算容易出錯的主要條件。因此,必須要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使學生養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教師一定要從點滴做起,嚴格要求學生,對于學生由于馬虎造成的錯誤,決不能姑息遷就和讓學生產生“由于馬虎做錯的題,沒事”的念頭,要樹立“會做的題一定不能錯”的思想。
1.書寫要規范
要求學生規范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字跡要端正,才能有效地避免“看錯”毛病的發生,如:一位學生把236×103抄成236×13。因此,我們教師要率先垂范,作業設計要精心,避免學生產生應付的心理。
2.審題要清晰
計算的審題要審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的聯系。還要審運算順序和算法,能簡便就簡便,做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如計算5/8×4÷5/8×4,4/5×3+1/5÷1/3時,就要看清楚各個數字和符號,并想想他們間的關系,運算順序是怎樣,能不能簡算等等,只有做到認真審題,才能更好地避免出現計算錯誤。
3.校對要認真
我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數字和符號都校對,學生做完題后,再次校對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做到不漏不錯。例如:在計算354×0.5時,結果忘記點上小數點,將結果算得1770。
4.驗算要仔細
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更是檢驗計算是否正確的保證。我認為要把驗算作為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可采取筆算驗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驗算;教師對驗算要有明確和有力的措施,讓學生從驗算中收獲成功,消除學生感覺厭煩和抵觸情緒。如:37×25=875時,兩位數乘以兩位數,如果不仔細驗算,很容易出錯,而且還要采取筆算驗算才能避免出錯。
二、激發興趣,克服畏難情緒,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首先,適當開展一些計算競賽或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計算的興趣,達到提高計算準確率的目的。其次,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絕不能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而東張西望。其三,加強意志的鍛煉,教育學生樹立自信心,力爭算一題,對一題。第四,不管再難再復雜的題,都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認真思考。
三、重視算理和算法
算理是指計算過程中每一步驟在教學上的理由和操作過程的合理性。包括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性質等。算法是說明計算過程中的規則和邏輯順序。學生學習計算時,只有明確算理,掌握算法,才能靈活、簡便、正確地進行計算。如:
1.添括號和去括號,82.36-(52.36-18.58),告訴學生在去小括號時要把減變加,加深理解減法的基本性質。
2.對“0”的占位,0.28÷5=0.056,660÷6=110,2.5×2.4=6,告訴學生計算除法時,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數以后,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那一位商0。而在小數乘法里,積要先點小數點再去掉末尾的0,不能先去掉0再點小數點。
四、強化口算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又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扎扎實實的抓好學生的基本口算練習,要把口算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要持之以恒。新授前,可選擇有針對性的口算題作為單項訓練為學新知作好鋪墊;新授中,能口算的要口算,提高計算速度;新授后,也要設計一定的口算題。這樣既可鞏固新學內容,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如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我給孩子們設計了3.14×8、3.14×9、2×3.14×6等口算題,通過這些口算練習,來強化孩子的口算,為學習圓柱的側面積作好鋪墊。
五、重視筆算
如:在進行四則運算中,強調口算與筆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學生口算必須在已學的口算范圍內進行。為此在剛開始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求學生把豎式寫在作業的遞等式下面,以便教師了解學生哪些計算寫豎式,從而可有效地進行指導。又如:在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都要求學生必須寫橫式、豎式。而對學生來講,由于橫式、豎式都成為作業要求,認真程度大大提高。一個階段后,學生就能把握口筆算的選擇,而且豎式的質量也隨之提高。
六、加強估算
估算是人們運用各種運算技巧所進行的快速的近似計算,它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并且其應用往往超過精確計算的應用。
估算的方法有多種,如:低位估算法、高位估算法、數位估算法、近似估算法、觀察估算法、口算估算法、綜合估算法等,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不失時機的估算訓練,養成算前算后都要進行估算,以此辨析結果的正確性。
七、合理訓練
1.口算天天練。堅持每天利用5分鐘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做到單項重點練和專項突出練。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奪紅旗、、接力賽、找朋友等。
2.對比練習。我在教學中,將易混易錯的題目出在一起,讓學生先比較,再通過有目的的練習,并及時評價學生的練習,糾正錯誤。如:4×25、24×5、250×4、1.25×32×2.5、1.25×25×0.8×4等這些易混易錯的題目訓練,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
3.改錯練習。教師要及時將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誤板書出來,讓學生指出錯誤之處,說明產生錯誤的原因,讓學生會診,當“錯題醫生”,或分小組研究,反復練習,便于對癥下藥。
八、重視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在某些時候要允許并感謝學生的出錯,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師生的注意,才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加強訓練。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可在學生出錯處寫上錯因,讓學生對正確的知識再次加深鞏固并做好改錯記錄,改錯記錄要求做到: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
當然,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教師足夠的智慧和充足的時間保證。點“錯”也能成“金”,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并且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審視計算教學,以學生的眼光看待計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快樂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