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祝慶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探索認知世界的開端,小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最基礎、最關鍵的階段,對學生后期的高等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更好地進行小學管理成為亟待探究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的必要性,闡釋了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和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措施
在當今時代,人才培養越來越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而小學階段作為人才培養的起點,更要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在此之中,學校管理創新顯得更為重要。在新時期必須結合現實,不斷完善教育管理體系,推動學校的和諧發展,辦好讓家長、學生、社會滿意的學校。
一、新時期小學管理的必要性
小學的發展變化非常之快,建筑設備、教師教學方法、學生思維等都要求帶來學校管理模式的革新,因此學校管理工作的改善已經迫在眉睫。現下許多的學校管理都具有時效性強的特點,沒有制定長期的規劃與目標,這不利于學生多元化的發展,影響素質教育的發展,且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現行的許多學校仍沿襲著傳統的管理體制和方法,這無法滿足教學內容的發展。而且小學生都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他們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注意力比較分散,難以管理,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難以展開,這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困難。
二、新時期小學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質和管理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進行學校管理。但當前許多管理者思想創新仍然不足,抑制了管理水平的創新,不能更好地發揮管理者在學校發展中的紐帶作用,不能很好地協調學校的管理活動。可以通過進行管理培訓,開展相關交流會和講座等方法,使各個小學的管理者能互相交流心得,取長補短,相互借鑒,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除此之外,管理者也需要熟悉學校的基本情況、教學水平、師資力量和學生情況,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實際,尋訪師生,更好地解決管理者與師生溝通不良的問題,才能準確地制定和實施管理政策,滿足學校的管理需求。
(二)改善教學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數學校仍然存在教學管理方式落后,教學制度滯后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教學管理,也阻礙了其他教學模式的發展。管理者要積極改進管理理念,以一種服務的精神對待師生,管理者要在管理過程中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多深入課堂與師生交流。教育管理體系應明確職責分工,保障管理秩序,實現提高教育管理的高效,也要制定教育管理工作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以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落實跟蹤,反饋,調整機制。從而使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現在的學生管理制度還是以分數度人,已無法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因此要結合本校教學實踐靈活把握新課改方向,使學校的管理制度處于一種動態的、發展的狀態,才能使學校的管理能夠與時俱進。制定符合學校發展前景的教學管理制度,才能使整個教育教學工作朝著有目標、有計劃的方向前進,明晰管理工作者的職責。
(三)校章校規要與時俱進
校章校規是全校師生的行為準則,在全校管理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也應該避免校章校規的機械性利用,在利用校章校規管理學校時,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靈活利用。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校章校規也會有陳舊的一天,因此,我們要結合教學實際完善校章校規,以保證教學管理方向的準確性。管理者可以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家長、教師都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使教師、學生都能在其中獲得經驗,這也能體現出管理者廣泛聽取師生意見,科學地應用校章校規,是學校管理的進步與創新。
(四)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科學管理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廣泛地參與學校管理提供了可能性,搭建學校管理交流的平臺,使校園管理與大眾監督結合,在培養和完善具有現代化的治理理念與治理體制基礎上,由學校師生共同構建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技術管理新模式。例如創建QQ群、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等途徑讓公眾了解學校管理并提供意見和改進措施,構建家長與學校共同的管理方式,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這不僅能拓寬學校管理者處理問題的新思路,也能提升學校的綜合管理水平。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永遠是辦學的主題,學校要培養一批有能力、有素質的師資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廣大教師要滿足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和學校對一流教師的需求。管理者要從思想和理念上引導教師隊伍,為每位教師量身打造合適的位置,以智慧推動下屬與合作者的活動。管理者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管理考評制度,優秀教師的選拔任用機制,使管理內部始終保持著生命力和活力。
(六)組織校園文化活動
教育不止限于一方天地,管理者也可以組織課外活動,開展第二課堂來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的內心動態。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組織郊游或者寫生活動,更好地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神奇,更貼近實際,了解生活和作物,回歸課堂,學生們可以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自己的感受,學生會在非課堂教學模式下更好地表現自己在自然生活中的一面。開展班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開展許多小游戲打破師生間的隔閡,更好地幫助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三、結語
總而言之,學校要提高管理水平,需要管理者、師生。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進展。科學的教學管理是教師高效組織課堂活動的基礎,也是新時期校園管理現代化的關鍵。因此,小學管理者要創新管理意識,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同時,也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理論中升華管理方式,科學合理開展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營造一個更好的校園氛圍。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蔣有華.新時期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