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彥軍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一些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大量采取講述式的方式,將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堆積在學生面前。如此教學,教師往往在課堂中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由于沒有見過微觀物質,且抽象思維不發達,總是處于迷茫狀態,不知所云。并且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在一點,這種教學方式反而會降低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嚴重降低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化學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靈活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化學知識,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基于此,我嘗試將微課應用到化學教學之中,以短視頻的形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復雜的化學實驗直觀而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反復觀看中自主建構起化學知識體系。需要注意一點,要想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有效發揮微課的作用,教師需要構建典型的微課類型,立足教學所需,實現靈活運用。我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建構了這樣幾種微課類型。
一、微觀知識類型
化學不僅研究宏觀物質的相互反應,還研究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對于初中生來說,由于抽象思維不發達,在理解微觀實質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諸多的問題。
面對該問題,倘若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將宏觀實驗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分析,可以使其透過實驗發現其微觀實質,進而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下,加深對其中所包含的化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我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會結合教學所需,為學生錄制微觀知識類的微視頻,借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化學學習資源。以“分子和原子”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當講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組合成新分子的時候,發揮微課的作用,為學生直觀地演示了氧化汞受熱分解反應的微觀模型,使學生在直觀而動態的視頻觀看中,自主地感知到微觀粒子是如何發生變化的,以此加深對原子和分子的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聯系生活類型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探尋到化學的蹤跡。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假如教師能立足教學所需,向學生呈現與其生活有關的內容,不僅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使學生在其已有生活經驗的促使下,對生活現象中所包含的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進而在興趣的激發下,自主地投入化學學習活動之中。
與此同時,學生在生活現象中探究化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建立化學與生活的聯系,為學以致用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此,我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錄制、播放極具生活性的微視頻,使學生在觀看中,掌握有價值的化學知識。以“燃燒與滅火”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為了使學生自主探究燃燒的條件,利用微視頻直觀地向學生展現了白磷和紅磷在銅片上燃燒的內容。
在播放的過程中,我還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在這個實驗中看到了什么現象呢?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紅磷卻沒有燃燒呢?在這樣的視頻和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自主地對燃燒條件進行探究。之后,為了使學生了解滅火的原理,我再次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了森林發生火災的畫面,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其思考如何滅火。如此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在生活現象的啟發下,對其中所包含的化學知識產生探究興趣,還可以在微視頻的輔助下,一步步地探尋到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實驗操作類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有效地演示實驗,不僅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化學探究興趣,使其在實驗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獲得有價值的化學知識。但是在應試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師很難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演示實驗,往往采取講述的方式,將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在傾聽中難以理解所學。基于此,我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微視頻彌補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直觀地演示實驗和學生操作類實驗。
(一)教師演示類實驗
化學實驗存在一定的危害,在教師演示實驗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能會受到威脅,或者一些實驗反應時間過長或過短,無法使學生觀察到實驗現象,影響實驗教學質量。針對該情況,我在化學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危險性大、反應時間過快或過慢等實驗。
以“分子運動現象”該實驗為例,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學生需要在操作之后等上幾分鐘才能看到燒杯中酚酞試劑出現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對此,我發揮微視頻的作用,將其反應過程加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如此不僅可以使學生看到實驗現象,還可以使其直觀地觀察到實驗現象變化的重點,從中總結出有價值的化學知識。除此之外,我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還利用微視頻向學生演示了一些錯誤性的實驗,使學生在錯誤操作觀中認知到正確操作步驟和方法,進而為其準確操作實驗積累經驗。
以“稀釋濃硫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先根據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總會犯的錯誤,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水直接倒入濃硫酸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在該問題的引導下,我播放微視頻,使學生在觀看中發現將水直接倒入濃硫酸會出現濃硫酸和水四處飛濺該情況,對周圍的事物和人造成傷害。以此為基礎,我再講解規范的操作方法,則會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其安全操作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生操作類實驗
學生是化學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自主操作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途徑。只有通過了自主實踐操作,了解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和本質,才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對化學的興趣。為了保證學生實驗操作的準確性,我在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往往會發揮微視頻的作用,在課前發布微視頻要求學生預覽,在課堂上開始實驗之前,也會帶領大家一起觀看視頻,并進行詳細講解,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實驗操作過程,并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記錄步驟及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實驗方法,自然提高其動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做二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時,我會在課前發布關于這個實驗的微視頻,要求大家在上課前觀看,了解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和正確實驗后的反應,要求同學自己設計實驗,當然這個實驗是在安全性為前提的基礎之上的。將學生帶入到實驗室之后,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檢測實驗的器材和所需的化學試驗品,最后開始實驗。首先的實驗是制二氧化碳,將濃鹽酸和大理石進行反應,最后生成的氣體通過導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記錄和總結。在實驗的過程中,我會一直巡邏,觀察每一組的實驗操作,將學生們在操作中的錯誤記錄下來,最后實驗總結的時候,對這些錯誤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將匯總錯誤的微視頻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觀看,發現自己錯誤的操作點,并加深學生對本次實驗的記憶和理解,使學生了解到實驗的本質,從而有助于推進講述相關理論知識的進程。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發揮微課的作用,利用不同類型的微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的工作,了解微課的主要內容,做好準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認知微觀、理解知識、掌握化學實驗方法和聯系生活等,以此使學生在微視頻的觀察中,產生進行化學探究的興趣,掌握學習化學的好方法,并獲得真正有用的化學知識,提升化學教育教學的質量。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