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紹源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于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那么中學生便是一個需要重點培養的群體。對于中學生的培養,體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當前的體育教育并不那么完善,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這樣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弱。所以說,應該高度重視體育教育,把學生的體質健康放在首位,同時也要加強運動技能的學習,將體育與中考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體育學習任務,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廣州中考;體育改革;教學模式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國家也更加注重學生的體育教育,不斷進行探索,尋找出更為合理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這樣也能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幫助??梢宰寣W生融入到體育當中去,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趶V州中考的體育改革來探究更加完善的體育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教育。
一、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放在首位
近些年來對廣大青少年的體質調查得知,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在連續不斷的下滑?;谶@樣的局面,體育教育就有了更加重要的任務,不能讓學生只學習一些體育知識,更要結合所處的環境,制定出合理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的措施。因為很多學生只是把體育課當做是一種休息的課程,當在他們上完其他課后,可能更加喜歡坐著休息一會或者打游戲。這樣一來,體育課就變得沒有意義了。那么要想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要讓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加運動,并且要有一系列的幫助學生更好融入體育鍛煉的手段和運動技能,讓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課程來培養起一顆樂于鍛煉的心,那樣學生的身體素質必將越來越好。
二、加強運動技能的學習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體發育的好時期,正是培養運動技能的好時候。那么加強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就運動技能來說,要求學生除了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田徑類項目之外,也應該讓學生掌握一些球類運動。廣州中考體育改革后增加了籃球、足球和排球這三個球類運動,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么在進行球類運動時,不僅要在訓練上下苦功夫,也要學習一些基本的規則和簡單的戰術,幫助學生更好投入到這些球類運動當中去。在多種體育項目當中,總會讓學生找到他們喜歡的項目,增加他們加入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三、評價學生整體素質盈更加多元化
其他科目的教育都是只看種學生的紙質成績,但是體育課程不能只停留在卷面成績。那么就必須要打破以往常規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整體全面的評價。首先是體能,這個直接關系到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那么體能就成為評價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指標。其次是相應的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只有懂得了相應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的進入到體育鍛煉當中,所以說它也是一個評價的重要指標。然后是學生的參與度和態度,從這個方面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考核不僅有利于評價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也能及時的發現相應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的措施。最后是對于學生情感和合作的評價,這一方面是從學生的心理出發,來更加全面的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當然,這些評價并不是等量分布的,應該有不同的比例,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的整體體育素質進行更加全面的評價。
四、同中考相結合
初中學生的體育教育,在最后會有一個考核,那便是體育中考。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時,應該充分的尋找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激情,同時也應該與中考政策相結合,那樣讓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也會有一個好的體育評判成績。廣州體育中考近年來改革也越來越趨向于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評價,將體育課的成績納入了整體成績的參考,同時也加入了對學生球類技能掌握情況的考核。通過這樣全面的了解,來考查一個學生最終的體育中考成績。從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廣州對于初中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更多的學生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個學校對于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激情。所以說學校要很好的利用學生的時間,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對于初中生來說,正是激情調動最好的時候,不應該讓學生只是沉浸在課堂,應該讓學生走出課堂,去感受體育的魅力。同樣,在體育課程當中也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真的是能夠給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帶來大的幫助,那樣才會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初中生的教育直接關系到他們以后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心理和生理都快速發展的階段,要是可以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熱愛體育鍛煉的種子,那么必將給學生將來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動力。這樣看來,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必須要提高,要真正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為學生考慮,培養出具有良好身體素質的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昌發,徐進.中小學學校體育改革歷史回顧[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 (10):21-23+45.
[2]于碧雯.融合體育教學理念視域下我國學校體育改革探析[J].運動,2016 (12):104-105.
[3]韓曉虎.體育拓展教學模式在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2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