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對高素質藝術人才的需求,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必須引起重視。本文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為例,對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現狀做了調查分析,并運用建構主義理論作指導,提出了培養藝術類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建構主義;英語交際能力;現狀對策
【作者簡介】彭姝(1981.07-),女,漢族,四川簡陽人,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心”2018年一般課題“基于建構主義的藝術類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SCWYH18-08)。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藝術類高校有著越來越多國際交流和合作的機會,這就要求藝術類大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藝術專業素質,還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英語交際能力顯得尤其重要。但是,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英語交際能力實在不容樂觀,大學英語教學需要重新審視對學生的教學方式和培養模式。本文旨在用建構主義理論做指導,結合藝術類大學生的實際,找到一套適合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和培養策略,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一、建構主義理論與英語交際能力內涵
建構主義是西方哲學、心理學的一個流派,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的理論為建構主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后又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和付出,建構主義不斷完善和發展,成了一種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教育理論,被廣泛應用于教育界。建構主義指出,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主動建構;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建構知識和培養能力;要利用情境、協作、交流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的過程不應脫離實踐,而應在實踐中學習。
交際能力的概念最初是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提出的。他認為交際能力不僅包括對一種語言的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包括對在何時何地、以什么方式對誰恰當使用這些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有語言學家提出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語言交際能力。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可以理解為,英語交際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聽說能力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建構主義提倡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來實現對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和能力的塑造,而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注重的也是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教師的培養目標和培養策略等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是適用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藝術類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現狀分析
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一直是令人擔憂的一個問題。藝術類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現狀究竟如何?他們是否有提升英語交際能力的想法?如何才能提升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本文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為例,對2018級、2017級藝術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包含了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影視攝影與制作、表演等不同專業,涉及了各個英語層次水平的學生,具有藝術類學生的一定的代表性,可供分析參考。本次調查采用電子問卷形式,共收到有效問卷210份。本次的問卷調查包括了以下幾方面:
1.學生對英語交際能力的認識。調查顯示,63.8%的學生都有過和外國人用英語交流的經歷。這表明在當今社會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大大增加了。68.1%的學生認為交際能力非常重要,69.5%的學生渴望用英語與他人流利地交流。78.57%的學生想要提升英語交際能力。藝術類大學生性格外向,喜歡交流,有較強烈的用英語交際的渴望,他們意識到了英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想要提升交際能力。應該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開口說英語,進行口語交際。
2.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現狀。在收到的調查問卷中,50.95%的學生在英語交際中存在著較大的困難,41.9%的學生在英語交際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只有7.14%的學生認為困難較少或沒有困難。大多數學生認為英語交際存在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英語交際環境,自己努力程度不夠,詞匯量太少,語法知識匱乏,語音語調掌握不好。
關于聽力水平,選擇一般、較差和很差的學生分別占據48.1%、24.8%和15.7%。超過55%的學生表示只能聽懂教材聽力內容的一部分,只有大約5%的學生基本上能聽懂BBC等新聞聽力材料。可看出大部分學生的聽力水平較弱。
關于口語水平,選擇了在一般水平及以下的學生占據了88%。超過7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發音不夠標準,只有約18%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表達比較流利,能用英語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見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口語水平并不滿意。
關于交際中的文化知識,71.9%的學生認為英美文化知識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英語交際,但是對英美文化了解程度一般及不太了解的學生占了約73%,對中西文化差異比較了解的學生只占了32.3%。很明顯,學生對西方文化知識和中西文化差異的掌握不夠。
3.平時英語學習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在課堂上,40%多的學生很少用英語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后,68%的學生很少或從不在課余時間練習聽力和口語,只有12.4%的學生會自己找課外資料,如利用手機APP來練習聽說。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
關于英語活動,7.14%的學生表示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活動,41.9%的學生很少參加英語活動,29%的學生從不參加英語活動。作為藝術生,雖然喜歡參加各種文藝活動,但是英語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卻并不高。
綜合以上調查情況,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非常需要提升,這要幫助學生鞏固英語基礎,克服語音、詞匯和語法的障礙,增加聽說訓練,提高聽說水平,還應引導學生加強對西方文化知識的學習,積極參加英語活動,以便在實踐中提升英語交際能力。
三、建構主義指導下的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對策
1.課堂教學情境化、交際化。建構主義重視情境的作用,認為真實的情境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聽說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具有真實生活情境的交際活動,根據藝術生愛展示才藝的特性,讓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設置的真實情境中得以充分發揮。比如,讓學生設想去參加一個選秀的試鏡,要怎樣用英語向評委介紹自己并展示自己的才能。藝術生會經常參加各種選秀活動,這是學生在生活中常碰到的事情。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展示這個選秀的經歷,并讓學生把這個場景表演出來,這樣可以把英語和才藝展示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此外,很有必要將課堂教學交際化。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低,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因此,基礎知識如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可以融入交際活動中,將其交際化。教師要抓住藝術生愛說、愛表現自己的特點,設計豐富的課堂交際活動,如對話交流、影視配音、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這些交際活動中學習到知識。根據建構主義,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所以,知識要由學生自己主動地去獲取,這樣才會更牢固,更不容易忘記。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講解某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合作小組進行討論,給小組布置課文段落的分析講解任務。小組成員在課下對該部分課文中的生詞、短語、語法和句型結構等進行分析和討論,做成PPT,推選一名成員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學生在講解時要對其余學生提問,其余學生也可對講解人提出問題。之后教師進行點評并對知識點予以補充。這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重難點,主動發現自己知識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鞏固英語基礎,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2.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提升文化修養。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相聯系的。語言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交際離不開文化,受到各種文化因素的制約。只有理解了文化,才能在特定的語境中恰當地使用語言, 有助于達到交際目的和提高交際能力。所以,要重視學生對西方文化知識的掌握和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要在平時教學中多介紹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可根據藝術生的偏好,通過歐美影視劇片段、歌曲MV等來介紹節日、禮儀、習俗等,并向學生講解英語習語、俗語和諺語等幫助了解西方文化,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比較直觀的感受,讓他們對西方文化產生興趣,能主動對文化的差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體會,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明白在恰當的場合說出恰當的語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交際中學習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修養,以便交際的順利進行。
3.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交際練習。建構主義認為,為了支持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索,在學習過程中要為學習者提供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現在各種網絡學習資源層出不窮,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微信是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教師可通過微信和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增加和學生的互動。因為藝術類大學生一般情感豐富,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教師要利用這一點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要向學生推薦關于英語學習的微信公眾號并指導學生有效利用英語學習的APP,如英語趣配音、可可英語等,還要利用微信發布英語學習資料,布置學習任務,如對話、讀文章、復述文章等,讓學生用語音的方式錄下來,作為作業提交進行檢查。總之,要有效地利用學生課下的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交際訓練。
4.積極開展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建構主義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性,認為社會交往和實踐對于意義建構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應采取措施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創造更多實踐的機會供學生鍛煉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要把活動與學生的藝術專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藝術生的特長,如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播音和配音比賽、英語戲劇小品表演、提交英語視頻作品等。要加大活動宣傳力度,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勵,如增加創新學分,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等,吸引更多學生前來參與,在校內形成活躍的英語學習與交流氛圍。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可激發對英語的興趣,并把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實際的能力,大大促進了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建構主義理論符合交際能力培養的要求, 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建構主義視角下,藝術類大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應著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探索和對知識的意義建構,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積極探索的機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與他人的相互溝通、交流和協作并在實踐活動中實現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從而提升英語交際能力。當然,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習得和練習才能達到。教師在培養策略上要堅持并有耐心,要給學生更多的關照和幫助,注重和學生的情感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信心,堅持用英語交際,從而獲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劉金龍,金圣皓.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問題與對策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6(1).
[4]商陽.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7).